昨天,小红书发布《关于校外培训违规内容治理公告》,响应国家“双减”政策,规范平台青少年相关校外培训内容(包含学科类和非学科类)的发布和传播。
生活方式社区小红书成立于2013年,目前月活达到2亿,其中72%为90后,超50%来自一二线城市,男性用户比例达到30%。日前,小红书刚刚发布商业化愿景“助力每一个好产品生长”,并表示未来小红书希望携手品牌带来增长。
随着“双减”政策推进,原从事于K9学科校外培训的教师面临失业困境。成为知识博主是其转型途径之一,在小红书上也不乏从教培业转行的教师分享学科、育儿知识,此类分享是否受限引发关注。
对此,小红书表示,即日起将开展信息排查和清理工作,用户不得以直播、视频等形式推广相关课程产品及服务,创作者发布的违规推广内容将依照《社区规范》进行处理。
本月初,微信团队已经在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微信关于规范校外培训内容发布和传播的合规指引”。其中要求:不得在微信平台发布面向中小学生(含幼儿园学龄前儿童)学科类和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推广性、诱导性内容,以及不得利用微信平台面向中小学生(含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违规开展学科类和非学科类校外培训。
在此之前,抖音电商运营团队于11月19日也发布公告,称将禁止发布面向学龄前儿童的课程以及面向中小学(含高中)的学科类课程;面向中小学(含高中)的非学科类课程,只允许发布在“教育培训-中小幼培训-儿童兴趣”类目。同时,面向中小学(含高中)的非学科类课程,抖音电商规定:不得以直播、视频形式推广相关商品,创作者违规推广的,一经发现,将按照《电商创作者违规与信用分管理规则》有关禁售商品的要求处罚。
针对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过度营销、制造家长焦虑的现象,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坚持多措并举,加强对培训机构的广告管控。今年11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校外培训广告管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制定广告管控工作方案,加强对当地主要校外培训机构、主流媒体及其新媒体、网络平台等的重点监管,做好对学校、商业楼宇、居民小区等区域的日常监管。及时研判形势、更新管控措施,有效应对变相发布校外培训广告等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