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小红书忽然卷起一股“自律风”。
我首页时不时冒出这样的推荐:
随手点开一位自律博主的vlog,发现第一幕是“来杯喝的”:
紧跟着,换一个新手机壳,再从满满当当的笔筒里挑一支心仪的笔:
然后把常用的手机放进“超级自律神器戒网瘾
“,开始两小时沉浸式学习:
在正式开始学习之前,这位自律博主就推荐了不少自用的好东西。而评论里已经有人表示:“被种草了,有链接吗?”。
现在,让我们把目光移到b站。
在这个地方,除了读书/码字/学习/陪伴型up主们发布的自律vlog:
还有不少斗志满满的自律博主,选择和观众“同频自律”,在线直播“自律过程”:
在这位up的评论区里,观众们不约而同地刷着 “我还能学” 。很快,一种热烈的学习氛围形成了。
在自律博主充满仪式感的书桌前,一部部手机记录下人们对自律的梦想。
而抖音里带有#study#标签的vlog,足足有4.9亿次
播放。
在微博的“SA圈”(study account,一个记录学习,成长和生活的圈子)里,积极自律的年轻人有200多万。
这庞大的数字足以证明,渴望自律的人,远比人们想象中多。而自律博主们正在进行的生活,对普通人的吸引力也非常大。
但有人认为,一个自律博主为学习付出的时间,必须和考试成绩成正比。所以当他们发现一位自律博主的考试失利后:
他们说自律博主是骗人的,甚至对着其他博主开火:
量变才能引起质变,无论如何,这些博主至少在摄像头的“监视”下学习了很久很久,但那些冷嘲热讽的人,恐怕还没有博主们每天坐在那里学习的定力呢。
更何况,总有真正勤奋的自律博主,想带着粉丝养成自律的好习惯。毕竟有很多“考王”和博士也拍自律视频,而她们的努力早已成为习惯,这些视频不过是记录而已。
我还在b站看到一位坚持健身的自律博主,她每天锻炼和健康饮食,瘦了整整50斤。
从年初到月末,从早六到晚十,自律博主们的时间规划表,早已被大大小小的事项填满:
无论是"100天考试倒计时",“坚持戒碳健身”还是"全天陪伴自律",自律博主们像信使一样穿梭在互联网和摄像头前。他们不必与粉丝交流,只要在房间里,默默自律就好。
对了,你发现了吗?
这些自律博主们说的每一句话,打在屏幕上的每一个字,拿在手里的每一支笔,桌面上的每一本书,每一个小摆件......都可以成为甲方眼里的“广告位”。
比如,在指导粉丝 “如何进行时间管理” 时,推荐一款手账:
再比如,在学习之前,拿出一盒漂亮的护手霜,一边涂一边用字幕推荐:
或者在拍摄护肤vlog的时候推荐一款护肤品:
博主们除了直接带货,还会在抖音橱窗里,挂上爱用物的同款链接:
所以,做一名自律博主,到底能赚多少钱?
从小红书提供的蒲公英平台数据上看,一名拥有5万粉丝的自律博主的广告报价是7800元/条。一名拥有16.8万粉丝的同类型博主,广告报价高达12000元/条。
在抖音上,一位博主的橱窗里,某件商品带货佣金率达到了20%,这意味着,每卖出一单就能赚90多块。
这,这也太爽了吧!我恨不得马上录制vlog,开始自律人生。
不过话说回来,做一名自律博主,难吗?
从硬件设施上看,不难。
在小红书,一位拥有12万粉丝的学习博主说: “你只需要一张整洁的书桌,一些准备用来学习的书本电脑,一部手机,一个手机支架,一盏补光灯就可以了。如果想营造更强烈的氛围感,还可以播放轻音乐 ”。
但是,vlog的拍摄和制作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剪辑技术和审美,同时还要兼顾热点趋势。不过,慢慢练习,坚持做下去,也不算很难。
虽然自律博主们被质疑过,被视为普通人的焦虑来源,被当成“假想敌”和“卷王”......但不可否认,大多数人想要坚持一件事,是需要氛围感的。
无论博主本身成绩如何,目标有没有达成,他们至少通过自身的努力,营造出了一种浓郁的学习氛围。
在这种氛围下,想减肥的人,也许会少吃一口炸鸡,或者明晚出去夜跑一圈;想考证的人,也许会多写一套题;想刷分的人,可能想多背二十个单词。
有的人看到坐在光线温暖的小屋里,认真又勤奋的自律博主时,觉得自己也受到了鼓舞,变得更有干劲,心里盼望着“一切美好接踵而至”。
大概这些自律博主的存在,就像平凡生活里的一束光吧。我想,在大多数人的心里,都有这个“日复一日的努力,总有一天会成功”的念头吧?
看到这里,你想尝试一下「自律博主」这个新身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