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内容”还是“电商”,小红书的两难选择
会上网的同学相信都听过当下很火的一个词——种草,意思是向别人分享或者推荐一件产品。这个词流行于小红书,与小红书密切相关。2013年 诞生的小红书,如今已经累计超过3亿用户,月活1亿,坐拥巨大的流量池,但小红书仍然不满足,挤破脑袋也要往电商行业钻。
昨日,小红书对外发布新一轮品牌扶持政策,其中包括零门槛入驻、百亿流量扶持、KOC连接计划等。这意味着小红书也要往电商行业发力。
1
据资料显示,去年11月底,小红书就对外开放了直播带货功能。这是继淘宝直播、抖音、快手、苏宁易购、京东直播外,又一家跳进“直播带货”大圈子的知名平台。
小红书成立7年以来,一直声称“不以盈利为目的”,同时不断弱化其电商标签,并不愿意以“跨境电商”来定义自己。
小红书的电商业务经历了几个阶段:先由购物攻略演变成跨境电商,但后来随着美妆、旅游等内容分享数量的增加,小红书并未扩张其电商业务,而是注重“内容”,成为了“种草社区”的领头羊,如今,这只领头羊又开始加码电商,终究没能逃过“真香”定律。
在如今直播电商大热的情况下的,小红书这个坐拥3亿用户的“种草社区”领头羊进入其中似乎是一件理所当然、水到渠成的事情。但小红书做电商将不得不面临影响用户体验和社区生态这个尴尬的情况。
小红书目前面临的尴尬是,平台本身以“种草”为主,不少用户想购买一款产品,会先到小红书查看其他用户笔记、体验和使用分享,然后再将购买行为落实到其他一些综合电商平台上。
小红书如果将内容和交易放在一起,这将很难保证在短期利益面前,会有影响力的内容生产者可以保证公正的内容输出。
并且,内容想要变现就必然需要流量的加持,为了获得流量就会有"注水数据"的出现。电商业务一旦走强,在用户看来广告宣传味道过浓,对平台内容的信任度反而会降低,会消耗其对平台的信任度。
但小红书还是选择了直播电商,这或许是与小红书当前遇到的困境有关。
2
互联网分析师丁道师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小红书为了完善内容社交化,对商业化的态度有些模棱两可,在这个过程中,小红书官方可能没有通过小红书赚到多少钱,但第三方的营销机构、自媒体、KOL们都通过小红书赚到了钱。
去年7月份,小红书更是被卷入“烟草营销”争议而惨遭下架,虽然2个半月后又重新在各大应用商店上架,但这两个月的沉寂让平台流失的用户不可谓不大。
此次小红书所公布的扶持计划中,无论是下调佣金,还是流量支持,都不难看出直播带货已经成为该平台扶持的重心。
有媒体注意到,这项扶持计划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项政策的核心是减免费用,即日起至7月31日,品牌入驻小红书开设企业号免入驻认证费。在电商侧,品牌入驻小红书商城基础佣金下调至5%,包括食品、奶粉辅食、数码电器、保健品等在内的部分品类佣金下调至3%,通过直播带货销售的产品返还2%的佣金。
第二项扶持的核心是为品牌、主播、直播商家等提供100亿的流量支持,包括10亿流量扶持10000个新入驻企业号,20亿流量扶持1000个带货主播,25亿流量提升100个新品种草效率,45亿流量助力200个优质直播商家。
第三项扶持聚焦于品牌与KOC的连接。小红书将通过百万新品试用计划,帮助品牌新品在小红书征集用户试用。此外,小红书还将定期按品类举办品类线下沙龙。
相较于2016年就开始布局直播的淘宝和京东,小红书入场时间太晚,直播带货这块蛋糕早已经被瓜分殆尽,并且没有知名KOL。在直播带货行业,等待小红书,是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