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我们来探讨小红书,哔哩哔哩和抖音除了用户类别以外,在功能设计上最本质的区别。
我们先来看三种应用最基本的功能
小红书(内容浏览,电商,社区)
哔哩哔哩(内容浏览,社区,电商)
抖音(内容浏览,社区,其中电商在一开始其实并不存在于抖音)
首先我先表明我对于内容浏览和社区的定于。
内容浏览侧重为用户提供图片,视频等形式内容供用户浏览。
社区更侧重用户和用户之间的沟通,分享。
那么,这三款应用其实都涉及了“电商,社区和内容浏览”区别就在于不同的形式以及前期的产品形象为产品带来了怎样的用户。
在我看来哔哩哔哩是最不同的,因为他并没有特别重视用户与好友或者是关注者之间的交流并开发一个独立完整的消息系统。并且我甚至我想分享给好友的时候都找不到分享给好友的按键。
为什么?
其实可以逆向推理出来,哔哩哔哩有有以下两个特点是其他两个产品没有的。
1,视频内容时长较长,有大量的视频资源(番剧等)
2,创作成本高
第一点会导致可能在哔哩哔哩看视频的用户好友很难接受用户分享给他的视频,因为用户或多或少对于除社交的其他平台上希望他的好友讨论这个视频(因为用户更有可能是来刷视频的)。针对这一点抖音就做的很好,抖音并不希望用户在抖音脱离他的社交圈子,所以不仅强化了消息界面,还强化了“朋友”这一栏,目的就是为了用户可以把自己的社交圈留在这,这也是个不错的裂变形式。而哔哩哔哩还有可能的是,他比起社区,其实更像内容浏览,因为哔站内含大量番剧等资源,这也是二次元群体驻扎哔站的一大理由(其实这么一看哔站弱化社区合理很多,毕竟你不会想在腾讯视频和好友互相分享,这就只是个为提供资源的地方)。但是话虽如此,哔站最近内侧校园社区,最近确实有起色,但是由于哔站常做难度高,共建社区人数并不多,缺乏社区凝聚力,还是希望哔站,如果想做社区,那就应该想想如何凝聚这个学校的学生。
第二点创作成本高,成本一高就代表用户身边的能够成为up主的好友变少了,所以社区实在困难。
总的来说,用户来哔站主要就是为了找资源,看看二次元的创作,这才是他都品牌形象——二次元的资源库及内容一体
而抖音的“朋友”实在有趣,他就像微信朋友圈,主打熟人社交,而用户一遇到熟人不免得会增强用户的表现欲,所以,抖音的用户与创作者之间主要是仰望状态,实在做不到快手用户与作者平等交流的状态,其中没有褒贬,针对产品的功能,他的底层逻辑一定是贴合产品形象(产品特点)的,显然抖音做到了。
至于小红书,我在之前的文章里写过,他更像是以内容滋养电商,并且十分注重他的产品形象(潮人社区)
产品基础功能时刻体现着产品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