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流量池科技 | 这4点不清楚就投小红书?劝你趁早收手,别浪费钱!
目前小红书有超1亿月活用户,2020年笔记发布量近3亿条,每天产生超100亿次的笔记曝光,是互联网企业向往的一片营销洼地。但很多企业就要问了,同样做了推广,为什么达不到效果呢?如果这几点你没想清楚,投入即是浪费:
01 目标不清晰,效果难兼顾
小红书巨大的潜力吸引企业纷纷加入,而相比公众号、抖音更简单的操作模式,更是给了新手运营上手的机会。
于是就有很多品牌匆匆开始,但并没有搞清楚现阶段想要什么,是想曝光?还是想引流?还是想转化?如果胡乱投放之后只想坐等赚钱,恐怕难以兼顾,最后哪方面都只有半桶水的效果。
02 一味讲卖点,账号引反感
很多企业选择运营自己的账号,这时候账号的定位就要把握好,内容为定位服务。小红书和抖音等平台虽说都是新媒体平台,但本质是有差别的。
如果只把小红书当流量池,一味宣传卖点、优惠这样的硬广,不仅得不到用户的信任,还会被平台推送机制打入冷宫,强行营销甚至造成用户对品牌反感。
小红书更多的是希望打造出为用户提供生活价值、倡导新的生活方式的种草、分享平台,了解并顺应平台调性才能成为赢家。
03 标签不唯一,为他人做嫁衣
推广是企业引爆流量的捷径,而很多企业认为推广就是舍得花营销费用。的确,有账号能收获到漂亮的数据,但很快发现只是在小红书上热闹,转化却难以匹配营销费用。
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没有设计好产品词条。你的词条标签,在想引流的购物端上搜索词条的结果不唯一,几十万换来的流量就很容易被竞品冲散,访客达不到预期,造成流量打造到流量价值转换之间的意外脱节。
04 达人选不对,声量难产生
很多成功的品牌通过KOL推广,加上广铺笔记,能够获得在平台上的曝光。但达人要怎么选?铺笔记只重视量就可以吗?小红书上充斥着达人,粉丝量上千上万的不在少数,他们是否是带有水分的数据是需要企业考量的。如果闭眼只看粉丝量挑账号,最后铺了上万笔记也产生不了声量。
而去年双11之前,小红书的「啄木鸟计划」严查营销和数据做假,大量博主和笔记受到处罚,有将近5000家品牌受到了负面影响,企业营销费用打了水漂。小红书运营团队不是简单找人发发笔记就行了,必须有甄别分析的能力。
其实,几乎每一个账号的走红都没有“意外”,背后都是蓄谋已久!我们在渴望和别人一样爆红的时候,痛恨自己投入无效的时候,就要回顾是不是一开始团队就走错了。
流量池始终致力于用新营销手段助力企业增长,更多资料尽在工粽号【流量池研究社】回复“小红书”即可。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