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后、四十二,在电商行业摸爬滚打近二十年,年入几百万(具体保密)。
有朋友可能会说,年入几百万,那不得是关系户、或者生意做的很大、甚至吹牛批?
放心,我不接代运营、不搞刷单、更不割韭菜;
实属无害一类,犯不着刷存在感。
我和绝多数普通人一样,只是个普通家庭的孩子,赚的也都是自身“擅长领域-电商”的血汗钱,该吃的苦、该受的罪、该挨的骂、该踩的坑,一个都没少;
换成你们在某个行业熬个十年八年,也不会差。
非要说“投机取巧”,我只能说,很多赚钱的业务,看似每次抓住了互联网的风口,其实都是逼着往前走,每一步都在咬牙死撑。
我并没有什么商业天赋,也预估不了行业前景,我只是个笨鸟先飞的普通人。
比如,我当初2002年入行,就为了留在上海,找了几个月工作,可对口的专业(新闻)又没人脉混不进去;
从仓管到助理、再从客服到推广、接着产品经理到运营店长、然后总监到副总,就这么打了十几年工;
也不晓得几时开始,实在受不了职场的明枪暗箭,牙一咬、一赌气,创业了;
打了十几年工,我多少有点积蓄、资源及能力了,不敢说发多大的财,努努力养家糊口肯定没问题;
就像我哥,做了十几年厨师,疫情几年单位没撑住倒闭,他在家做私房菜在附近业主群卖,也很滋润。
很多时候不是没有出路,而是你想不想做?有多大决心做?
所以,我2013年前后开始从淘宝创业,也算是专业对口了。
大家总问风口在哪里、也都在说以前淘宝多好做,甚至说微商没赶上很可惜……
我就在大家羡慕的风口上,可我什么都没抓住;
第一次创业做女装,就把十来年积蓄全亏了,还欠一屁股债、一仓库残次断码,想死的心都有。
你们想想,就我十来年从业经历、也不差钱、更不缺厂家资源,甚至还在大家羡慕的红利期,亏得裤衩都快没了;
在所谓的风口中赚钱,真有那么容易吗?
答案是否定的!!!
对于本身就不咋地的人来说,要能力没能力、要资源没资源、要钱没钱,红利也只会昙花一现。
所以,我理性的很,从没有追过所谓的红利;
比如身边有人做微商赚翻了,也有人搞比特币区块链,更有人找几个小妹做直播圈大哥……
我见过互联网赚钱的活,见光和不见光的,太多了,从没有盲目冲动过。
因为我知道,陌生领域的钱,风险也很大。
我建议,真心别再等着什么风口、盼着什么红利,这其实都是自欺欺人;
真想干,在擅长领域开始深挖、延伸、拓展,什么时候都不晚;
比如我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做知乎,也在电商领域;
不坑不骗、不忽悠别人,真诚的分享自己的成功与失败,自然会有人欣赏。
那些不想干的,哪怕太阳很晒,都会是借口。
所以我说,很多人的成功,大都是逼上梁山的,没办法找借口。
就像我当时欠一屁股债,打工肯定还不完,只能拿着仅剩的钱继续创业;
我要是当初打工还债,今天就肯定不会搞知乎;
因为没时间,也没这闲情雅致。
那么,我这算不算逼上梁山?
接着反思为什么失败,是运营能力、还是团队、或者资源、甚至资金?
答案是,我确实不懂女装及渠道,无法把控流行元素抓住款式、也无法把控成本及库存,就算再好的资源、再多的钱、再牛批的运营,也只会加剧消耗。
说白了,卖的越多,库存越多,残次断码越多,最终还是死。
第二次创业,我选择了“刚需暴利”特征的产品:身体乳;
没想到一做,就到了现在。
然后2016年为了拓展业务、多个卖货渠道、管理老顾客,才开始做公众号;
当初为了留住老顾客,挖空心思写各种“美容美体”类的文章,就奔着二次营销;
结果货没卖出去多少,公众号变成个知识ip……
我特么也是想死,无心插柳柳成荫。
于是大家也想得到,卖不出多少货,负责公众号的三个同事就拿不到多少奖金,他们撑不了多久一定会离职;
一离职又得招人,还得培训及磨合,非常头疼;
咱们做老板的,又得想办法怎么提升,这算不算又逼着向前走?
于是,我想着三个人死磕一个号肯定不行,不如全网开花,从百度到头条、知乎到小红书等等,但凡能搞的都搞;
就这么搞着搞着,延伸了多个ip,莫名称为大家所说的自媒体;
是不是很诙谐?
结果没过两年好日子,公众号等图文自媒体开始下滑,小视频、直播又流行了,我们又一个接着一个拓展、复制;
与其说赶上风口,不如说真的没办法。
随着公司业务越来越多,需要注册商标及公司、招聘及内训、财务等等,不得不拆分出来,独立成立公司;
从纯粹的网店卖家,变成财务公司、人力资源公司、自媒体公司……
我就这么莫名其妙变成多领域创业者。
别说你们不信,我回想创业这八年,也跟做梦一样,来不及想什么风口,几乎被局势逼着走。
我这经历,相比知乎那些虚构人设、杜撰经历的“大神”,真心强太多了。
他们张嘴几千万上亿、随手各种数据晒图,但真不真实、到底赚不赚钱,只有他自己知道!!!
其他营销号、大神们,我就不吐槽了,毕竟不熟。
但混迹知乎、小红书等平台的“照某酱(照某君)”这位大神,我们相识近五年,算的上知根知底、非常非常熟了。
他的“从业经历”到底是网络推广卖课、还是淘宝运营,他的“人设背景”到底是卖家、公司老板,还是……
带点脑子、用点逻辑,看完下面的截图,你就明白了。
图中选自“国家判决书”,说的很清楚吧?
2016年11月首次入职、2017年离职创业、2018年12月再次入职,截止至2020年5月11日,在我司从事“网络推广”工作,主要内容为:将“我的文章/视频”等编辑、校队、归类,分发不同平台。
说通俗点,叫网络编辑;说好听点,叫自媒体运营。
这与“照某酱(照某君)”自称的“淘宝店主 ”、“十余年实战经历”基本搭不上边吧?
至于其人品道德,先不说“卷款跑路”,就“杜撰经历”大肆鼓吹,你就应该想得到他是个什么人、准备干什么。
具体案件详情,你看完《法院判决书》,心中自有分辨了!
都说我也是道听途说、半桶水出身,专门忽悠小白、欺诈新手,专割韭菜……我极少解释、懒得反驳,觉得没这个必要。
今日借这个话题,我大致做个基础概括。
2012年第一次选女装亏的半死,撑到2013年资金断裂,只好换品类“身体乳”从“一件代发”,重新启动。
2013年7月至2014年2月,别的品类不说,单是母婴项目,每天销售额在5万上下、行业top前100。
我不说是什么牛逼的大佬,也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2016年,因“自媒体”还处于红利尾期,朋友拉我合伙。
所以,我正式开始“知乎创作”,以“花和尚”为笔名,寓意:简单、粗暴、有效!
可惜,原账号“花和尚”被同行恶意攻击、举报,导致“永久禁言”。
不得已,我启动了“请叫我陈先生”及培养一批账号,其“照某君(照某酱)”,就是在当时孵化的账号之一。
正因为,该95后涉及几万公款、公司账号、客户数据而人间蒸发,所以我直至今日,我都在等他一个交代、不死不休的找他。
因其他公司业务稳定、团队组织完善,我并不需要亲力亲为、更不用奋战第一线。
所以每天的工作重心,搞自媒体、带徒弟、做圈子,从中整合资源、摸索新的模式,完善整个公司的生态。
放眼全网的培训、自媒体机构,有谁跟我一样,自掏腰包、食宿全包来搞“VIP线下交流会”?
注:这完全是“家庭聚会”,没有任何套路,我从未在任何一次“线下交流会”中,以任何模式、项目圈钱。
每次线下交流会、及特训,我都毫无保留的分享“我公司正在盈利的模式、项目、方法”等等,积极促进大家相互整合资源。
我不敢说自己多么无私,也不自夸带出来的徒弟多么牛批、更不说我有多大贡献。
但至少,我在四十岁这个阶段,我想做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我的态度是诚恳的、认真的、负责的、积极的。
因公司发展,我个人也参与过无数次的培训。
但从没有一个机构,能像我、敢像我这样,自掏腰包、食宿全包的组织,毫无保留的分享、积极热诚的促进。
即便也有所谓的线下交流会,但几乎都是会务营销,举着镰刀上阵的。
每年、每阶段,我都会去阿里巴巴。
维护关系、获取资讯、整合资源等等……
再晒人车合一。
不知道其他大神,现实中开什么车、有几台车?
行驶证石锤。
我的座驾,多数都是2014年第一桶金时购入。
不是炫耀、也不是嘚瑟,而是为了跑厂家、拿到更好的扶持。
其一公司镇楼。
不熟悉的伙伴,认为我是个讲师、搞培训的老板。
说良心话,我并不想要这个“标签”,因为培训环境实在太恶劣了,我觉得丢人。
相对熟一些的学生、朋友,我都会带着参观其他公司,更深入的了解我,寻求更好的合作、共赢。
找我喝茶、吃饭、泡澡、钓鱼、自驾等等,都可以。
但前提是:我们熟了。
互联网的“垃圾人”,非常非常多,多到让人麻木、手段令人发指。
在我老号“花和尚”,曾以自营天猫、京东,分享过很多具有参考价值的实战干货,但遭到毁灭性的伤害:导致店铺(公司)被投诉、举报、恶意攻击。
我是个很简单、很普通的创业者,不泡吧、不赌博、不玩游戏、不做无用社交,不心存侥幸、也不盲目浮躁。
非常喜欢、也很乐于结交各行各业的朋友,对“合法赚钱”、不丧良心的项目,非常感兴趣、有瘾。
还是那句话,四十多了,想做点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真心不想为了几百几千坑谁忽悠谁;
实话实说,要是几百万几千万,那我肯定忍不住了,哈哈。
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们,不论同行、还是创业者、或者打工人,做点正事、实事,别一天到晚花里胡哨的、稀里糊涂的。
共勉!!!
相信有缘再见时,我们可以聊的很嗨、处的很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