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全网直播 > 直播运营 >

主流直播间6种带货玩法

广告管理-720PX*80PX

1. 七天螺旋起号玩法.

2. 福袋卡广场玩法

3. 豆荚活动起号玩法

4. 极度垂直起号玩法

5. 千川垂直爆品玩法

6. 兴趣电商下的内容起号玩法

你能看到所有玩法的诞生,一定是基于底层逻辑基础上进行组合。

算法体系与玩法的关系,类似于元素周期表跟化学成本的关系,每一个直播间就等同于实验室,能否研究出对账号有用的玩法,取决于对算法体系的了解。

本篇文章,将围绕近6种玩法展开分析。

第1-2种,为市场上常见但不推荐的玩法,对其进行优劣点分析。

第3-5种为目前较为常见的玩法,在本篇中会着重拆解。

第6种为兴趣电商下的新玩法,会进行拆解分享。

01

七天螺旋起号

玩法介绍:七天螺旋从2020年以来,用的最为常见的起号玩法,目前市场上仍然有很多团队采用。

整理逻辑:为了获取互动指标,引发流量推荐,在新号开播阶段,采用低价引流款进行流量拉新。新进来的用户会被引流款吸引,进而引发停留、扣评、点赞,反反复复操作3-7天即可把流量峰值拉升到千人甚至万人以上,在流量拉高时进行利润款打单。

该套玩法的优点,起号速度快,3-7天可快速拉升流量,但缺点明显,流量太快,对主播的流量承载能力要求高,如不注重节奏把控,基本一打单流量就急速下跌,其次是大量引流款引入的流量,在后期转正价时会非常乏力。

02

福袋卡广场

玩法介绍:七天螺旋借助上库存秒杀,而福袋卡广场则通过将上库存形式修改为福袋形式。

整体逻辑:同样为了获取互动指标,引发流量推荐。新号开播时,将引流款作为0元活动,放在福袋当中引导用户参与,新进来的用户被福袋活动吸引引发停留、点赞等互动指标数据,进而获得系统推荐流量。

但与七天螺旋不一样的是,进行利润款打单时,不是拉高打单,而是在福袋发布后的10分钟抽奖等待期之间打单。

该套玩法的优点同样是起号快,同时相比较七天螺旋有另一个优点,不像前者一打利润款用户就极速流失。后者通过福袋等待期间打单,用户因为要等待福袋开奖,故流失率会低很多。缺点其实相同,在后期转正价时会非常乏力。

有非常多的团队直到现在仍然在采用这类高开低走的玩法,后来大多操作不当账号夭折,故在此着重分析下几个问题:

以上两套模式本身的出发点没错,通过激发数据指标,获得系统推荐,在2020年初期通过该类玩法月销百万比比皆是。但由于抖音规则不断更新,还有存在信息差而缺乏细节部分的手段,所以99%的团队都只是做到了把流量拉高,但缺乏后期的承接能力。

03

豆荚活动起号玩法

该类玩法为目前在低、中客单价品类中,着重推荐的玩法。目前在百货家居排名前十中,有两个账号均由我带队操盘,其中一个就是采用这套玩法。

对于文具、零食、鞋靴、服装同样有效。

该套玩法本质上属于活动起号玩法,只是相比较七天螺旋、卡福袋,设计了全方位的流量拉取、承接、转化的埋点,特别是账号的软着陆阶段,做了较多的结构设计。

整体逻辑已经通过1:1复刻的详情图做了展示。

这个模式的特点,决定了相比较第一、二种玩法,做了很大方面的弥补。

第一:在引流款上,没有采用低价秒杀的形式,而是以福袋拉流,避免低价成单的问题,同时极大降低秒杀成本;

第二:起号之初,不借助算法推送的泛流量拉流,而是以豆荚投放,拉来基础属性相对精准的初始用户,而且快速赶走大头娃娃;

第三:福袋之后进行承接流量,同样没有以低价商品,而是将产品进行了利润去除,以不赚钱的价格进行承接,进而获得相对ok的成交数据及UV价值,但不赚钱;

第四:通过观察实时的流量数据,以排品中穿插利润款的方式,拉升GMV进而获得利润,随着账号流量的越稳定,逐渐增加利润款的比例;

第五:没有完全依赖直播推荐流量,而是起初即非常重视视频端的流量,形成健康的流量结构,不至于因为系统推荐减少而导致流量紧缩;

第六:一开始打造账号的时候,不管是从账号描述,视频端,还是直播端,对于IP人设的塑造都不断在强化;

第七: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选品的重视,现在每个活下来的账号,基本都是在某个品类爆过几十万GMV的账号。

04

极度垂直起号玩法

如果说“活动起号玩法”适合低、中端客单价,那么第四种极度垂直起号,则是低、中、高端全面覆盖。

而且与此前不同的是,该类玩法的核心不在于激发系统推荐,进而承接、转化、拉高UV达到稳定。

而是从一开始就压制流量,从标签角度,即从交易标签倒逼用户的基础标签,而从算法层面,就是从交易指标倒逼基础指标。

这也是我目前在中、高客单价,采用比较多的玩法,具体的操作逻辑,已经通过详情导图1:1复刻。

这个玩法的特点,用以下作为总结:

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讲究停留与转化并行,来一个流量,转化一个,通过极高的转化率,获得极为精准的推荐流量;

前端展款视频,主打卖点、颜值、性价比,每天发布3-5条,作品的作用主要为3个,为直播间提供初始精准流量、测品、概率性出爆品,把直播间拉爆;

直播间开播,前期不通过任何套路+关闭同城激发系统推荐,以视频端流+系统初始推荐作为基础,搭配高性价比品进行转化,打造精准的转化模型;

开播期间搭配豆荚投放,豆荚投放采取精准的达人相似粉+超长时间投放;

超长时间直播,为算法提供学习周期,抓取直播间需要的用户,同时迎合;

配合超长的豆荚投放,以往的豆荚投放,是快速烧完拉权重,这种模式的豆荚,是烧的越慢越好,因为越慢越精准;

作品端不爆流,峰值10人以下,场观几百,但交易额同比营销类账号高;

该类账号的核心在于视频端爆流,一旦爆流,直接把直播间引爆;

快速起号的模式磨主播的心态,是由高到低,流量高了跌下去的恐惧感,而精准起号的模式磨的是耐心。

05

千川垂直爆品玩法

不管是feed阶段,还是当下千川,垂直+单品的付费模式永远都是玩付费流的主流打法。

只要拥有强势的爆品供应链+超高利润控价+优质跑量素材,就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将某个品打爆。

该类玩法适合中、高客单价商品,结合目前的千川底层逻辑的区别,同样根据当前的实操经验,1:1复刻该玩法,见详情图。

这个玩法的特点,用以下作为总结:

①这类模式的特点,简单粗暴,有很好的高利润供应链单品,配合相对ok的千川投放,就能够打出利润;

品是核心,一般如果利润不是50%以上的品,基本可不做,但也不能忽略视频端流量;

千川投放,投放能力不是核心,关键点在于测出跑量素材;

不要单纯依赖付费流量,而是通过组合型玩法,用付费流量激发免费流量。

06

兴趣电商下的内容起号玩法

相比较活动起号借助直播间活动获取用户数据激发直播推荐,内容起号的整体逻辑则是通过打造优质的直播内容,以内容去引起用户停留、点赞、评论等互动指标,进而获得直播推荐。

如美少女零食铺、霞湖世家、辣味挑战类别的账号,本质上均属于内容玩法。

像这类玩法,以下为关键特点:

停留是第一核心指标,该类直播间以直播内容吸引用户停留,进来的人感兴趣,触发评论点赞,进而引发算法的流量系统推荐;

完全靠纯内容留人,营销的活动成本基本很低;

直播间大多数是都在打造内容,所以对主播的带货能力要求不高;

④与第三点相反,该类直播间的优点就是后入团队的缺点,即对内容的创作能力要求极高;

⑤很多时候很难做到直播内容跟直播商品极度相关,结果就是整体转化率低,但因为直播间内容优质,在线峰值高,进而收益也是可观一切的前提下你的货品要达到合格分。

1、递进式活动起号玩法(更新于2023年12月14日)

(私信回复“抖音玩法”获取原图)

递进式活动起号玩法,通过迎合直播算法,递进式拉动直播权重,平衡性获得直播推荐流量,目前递进式在个人直播间单月贡献量级100万GMV。

2、短视频测爆款玩法(更新于2023年12月12日)

(私信回复“抖音玩法”获取原图)

短视频测爆款玩法,相比较传统的短视频测爆款,这套玩法能获得更高的精准自然推荐,普遍应用在服装、食品直播间,单月贡献量级200万GMV。

3、单品千川投放玩法(更新于2023年12月15日)

(私信回复“抖音玩法”获取原图)

千川单品玩法,单品单投放策略,极大降低混品投放门槛,目前在我的直播间月贡献量级超过500万GMV,是我个人应用最多的直播间玩法。

4、三驾马车混合流量玩法(更新于2023年12月16日)

(私信回复“抖音玩法”获取原图)

三驾马车玩法,三驾马车的流量结构是未来直播形式中最稳定的模式,但操作过程较为复杂,目前占有月GMV不足100万,新手团队不推荐。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下一篇:没有了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