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我们又迎来了元气满满的一周。
不知道大家是怎样度过短暂又奢侈的周末呢?前两天Ellen最喜欢的综艺《乐队的夏天2》终于开播了,昨天激动的看完了首秀就去刷淘宝直播了。最近想入手一盒晚上食用的冻膜,就不停的刷种草&拔草测评和博主直播以防踩雷。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样,平时买什么都要花很多时间刷B站、淘宝直播、测评,生怕买到了性价比低、使用度差的产品,人们开始对直播电商捧到至高无上的境界。但随着直播的火热升温,许多卖家开始违背自己的良心,无底线的接推广、乱恰饭恶意消费粉丝喜爱度和耐心。如今好多人恨不得把直播电商踩到脚下碾压,不骂两句好像自己智商不够。于是网络上各种说翻车、各种看热闹、各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网友们纷纷向电商卖家开炮,今天我也将持着中立的态度客观评论一下直播电商的争论。
对于我们来说,无非是不喜欢就不看,但真的还有好多人,正在把这条路当做希望。
没有网红,没有炒作,于他们而言,这只是疫情之后也许可以养家糊口的新职业。
01
电商/直播
所谓直播电商不是直播=电商,而是直播+电商。比如说小红书图文、抖音短视频、直播性质一样,内容呈现形式不同而已。或者我换个说法:电商直播,这个结构产生的销量与一个优秀的电商团队息息相关。
02
网红/主播
网红一般指有庞大粉丝基础的主播,他们是行走的广告位,走的是cps结算模式。
主播又比网红略低一个层次,粉丝较少,他们一般从事音视频主持人,是行走的导购,属于职业工种。
03
选品/品控
选品、品控、供应链管理、等等是电商团队做的事情。所谓主播选品,大主播背后团队四分之三的构成都是围绕电商工作,人家是电商选品。小主播别盲目跟风,没有背后的团队支持,你看中的不一定好卖,供应链管理也不是简单说说就可以。
04
私域流量
其实粉丝经济也好,私域流量也好,要说真实大面积存在过的确实是在快手。都说太难获取新增用户,没想到快手这个圈层却能快速获取庞大用户,确实为一大批之前没有接触过社交平台的朋友打开了新世界大门。有很多人对快手嗤之以鼻,别小看!不信你可以看看快手的用户群体:微博,不会玩;微信,太封闭;摇一摇还有lbs限定。但在快手上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都有了,加上最初快手上众多东北主播热情风趣,怎么不受大众喜爱?
而且粉丝和主播之间的情感联系非常强。粉丝拍着胸脯说:"你卖啥,我都得照顾你!"主播也不客气:"别人家比我便宜你也不能去啊!我进货比他贵,但咱俩铁啊!"这叫私域流量。为啥说曾经?因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快手帮后浪们打开了新大门,但不可能永远停留在起点,分流自然很快。
同理微信支付把不会使用支付宝的那部分用户激活,然后送去了拼多多。大家都说拼多多是消费降级,我不这么认为。比如本来没有用餐巾纸习惯的那些用户因为便宜,开始接触了同快手道理一样的慢慢也会开始比价格、挑品质、选售后,自然而然的分流。
05
关于助农
各个平台的助农直播花样百出,也算是解了部分燃眉之急。但是,许多卖家只把焦点放在农产品的新鲜和有机上,殊不知品控和对消费者负责同样重要。这些不是平台监管就可以,也需要生产方的小微企业有基本认知,而且现在倾力协助他们丢掉了传统渠道,习惯了电商形式。之后呢?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幸好。这个世界不仅仅只有张嘴挑刺的人。还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在全国各地培训电商、主播象征性收费培训成千上万的电商和主播。虽然培训储备的知识需要转化成实际技能继续进行为期三年的孵化。
原来…之前外出打工做服务员的大姐大嫂如今在家做个零工…靠着批发商上门收货的大哥大叔,如今一筹莫展…何况还有好多毕业在即的大学生…先试着想象一下:将赋闲在家的销售导购/大学生和从0开始学习电商知识的小微企业组合起来,若真的有起色那真是太美好了。虽然结局未必理想,但也值得为之付出努力!
那些和小学生背课文一样紧张的准主播,正在慢慢入局。少一些质疑,或许他们就会多一些信心。希望大家能平常心看待,把一件事物全盘否定,本就是非常失智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