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4年,小红书就上线了电商业务,不过,在平台多个业务的权衡中,小红书最终把重心和流量给了社区及广告业务。直到2020年,小红书宣布正式开启直播业务,才重回电商生态。然而,整整三年过去了,小红书的电商业务始终难见起色,变现能力也无法获得市场的认可。
让大家意外的是,进入2023年,情况发生了变化,小红书开始频频押注电商。先是捧红了董洁、章小蕙两位大IP带货主播;之后上线了团购功能,进军本地生活;5月,又推出“笔记带货”功能,商家、个人和博主都可以发布挂链接的笔记。
近期,小红书再次释放出了一个发力电商的信号。
小红书明确电商发展路径
据多家媒体报道,小红书日前整合电商业务与直播业务,组建了全新的一级部门交易部,与社区部、商业部平行,由小红书首席运营官柯南担任新部门负责人,同时她还兼任商业部下属商业产品、商业技术负责人。
此前,小红书的电商业务归属于社区部之下的二级部门,电商和广告内容的流量配比均由社区部掌握。这次向一级部门的提升,意味着小红书做电商的决心更大了,外界也对其电商业务充满了期待。
在新的交易部成立后,小红书也明确了适合自己的电商路径。柯南在近日举办的“买手时代已来”主题活动中表示,小红书买手、主理人等“个体”已经成为小红书电商的关键角色,这些个体具备专业知识和深刻理解用户需求的能力,能够更好地传递商品价值,与用户建立信任关系,并持续为用户提供服务。
公开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半时间,小红书买手和主理人规模增长27倍,动销商家数增长10倍,购买用户数增长12倍。柯南还透露,在小红书日活用户里,每天有求购意图的用户数近4000万人。
所以,小红书希望能邀请更多小红书买手、主理人、更多商家和品牌进入小红书电商,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购买选择,为商家提供更好的连接用户渠道。
为了激励更多买手涌现,小红书也将投入大量资源来支持小红书买手的培训和发展,并拿出500亿流量来帮助买手的成长。
除此之外,小红书还为“买手时代”下的商家提供了清晰的发展路径和平台扶持政策。小红书电商商家负责人麦昆表示,平台商家要想更好的经营需要在小红书做好三件事:建账号,发笔记;找买手,做直播;开店播,稳经营。
总的来说,此次调整后,小红书或将迎来以买手、主理人等为主的“个体”电商时代,而这也是小红书依靠平台内容特色摸索出的电商新路径。
电商巨头“围猎”小红书
值得注意的是,在小红书攻略电商的同时,随着行业增量见顶,其“图文种草”模式的价值也正在被电商巨头们围攻,大家都想打造一个小红书,吃到种草经济的红利。
淘宝早在2020年12月就上线了“逛逛”,占据首页一级入口,以图文、短视频形式为消费者提供种草信息,与小红书社区的种草形式几乎如出一辙。淘宝逛逛虽然起步晚,从点赞、收藏、评论等数据对比来看,不如小红书“成熟”,但对于陷入流量焦虑的淘宝而言,这却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尝试。
淘宝数据显示,逛逛正式上线不到一年,月活就超2.5亿,日活破5000万,2021年双11淘宝三分之一的订单都来自于逛逛社区的种草。
同样对小红书的种草功能虎视眈眈的还有京东和拼多多。京东的“逛”,便是消费者、品牌、种草达人等发布种草秀成为种草官的“内容区”;拼多多的“拼小圈”也加入了诸多小红书的功能,在这里用户可以分享自己的购物记录,也能够看到拼小圈好友所公开的拼团信息及点评内容。
今年2月,某音电商更是全面开放了图文带货入口,用户发布图文视频可以挂载商品链接。抖音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3-4月,抖音图文带货的日均观看量提升150%,日均成交额提升214%。
如今,内容种草对于电商平台而言,几乎已经成为标配,而且相比在电商业务上还有巨大短板的小红书,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做种草有着天然的优势:它们自身就有着极为丰富的商品资源,理论上讲几乎可以无缝实现从种草到拔草这一过程。
不过,作为国内主流的内容社区平台,小红书目前在国内种草界的地位暂时无法撼动。毕竟,小红书的种草属性强、用户价值高是多年积累的结果,大厂们要想对小红书造成威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屡战屡败的案例不在少数。
易师兄有话说:
小红书用十年时间,将自己做成内容社区的头部,让人们一提到“种草”,就想到小红书,但在电商领域,小红书仍需摸着石头过河。未来,小红书的买手们和商家们,会给中国的电商行业带来什么样的新变化,能否在存量市场竞争阶段突围而出,还需要市场来验证。
不过,对于社区型的内容平台来说,电商和社区间始终有着天然的矛盾。所以,小红书要想把电商业务作为第二增长曲线,还需要做好二者的平衡,让电商更好的融入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