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今年开始的一场疫情,改变了很多安逸,也让不少人对于职业规划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单就从创业这个方面来看,实体经济受到严重波及的同时,电商创业却是得到了良性的推进和发展。然而,近年来不乏有关于的电商的不和谐之音,认为电商已经不再可为。那么,电商创业是否还有出路呢?这里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分清电商和电商平台这两个概念很重要。前者指的是电子商务的简称,涉及到的是与线上有关的各种交易支付活动,而电商平台则是满足其中某一种或几种交易方式的平台,所指的是载体。而其实不少人觉得电商没有出路,根本在于它把知名度高的大平台当作了整个行业,认为它们足够代表整个行业,显然这是片面且错误的。
虽然,这些平台的确占据着行业的主要资源,但以它们来代表行业只能说是“绝对静止”和“绝对运动”。电商行业在发展、在不断完善,大平台的用户群体和商家接近饱和,难以增长;它的内部机制在调整、在改变,持续变化。但并非只有它们在变,整个行业都在变化,不断有实物出现、消失,“相对运动”才是电商和事物发展的本质。
例如,拼多多在五年前出现阶段还是默默无闻,通过了大资本投入和社交群体的利用,如今已经演变成如今三大巨头的格局。但是由于它的生态开发过度,并没有有效的举措去适应它的快速发展,如今它基本沦为“价格战”的模式,用户购买虽然实惠但质量无法保证;商家进驻虽然目标消费者多,但除去了薄利多销基本无利可图,甚至不少是真的亏本甩卖。
再例如,优易筹(http://uechou.com)上线不足两年,虽然知名度远不如所谓的大平台,但它主打品牌及品质,缺乏品质的商品和口碑欠佳的品牌都无法进驻。这样虽然会限制平台的快速发展,但整体审核严格也能让平台平稳地良性扩展,用户能买到真正放心的商品,商家不用拘泥于“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怪圈,运营起来自然也就得心应手了。
除此之外,余下的两个巨头淘宝、京东,也是引起电商创业出路质疑的因由。淘宝的发展历史比京东强,它在早期发展阶段也和近年的拼多多如出一辙。而如今的淘宝经过不断的优化和改进,为了更好地细化用户和商家,加入多种推广途径和权重机制,以便让平台更加规范和公平。
但随之而来的是品牌曝光和推广运营的复杂,推广渠道众多而权重细化严重,首先对于创业者就是一个考验。加上,相比早期加入的商家,后进者无疑在运营时还要弥补与竞争对手口碑、店铺历史等方面的差距,这就是所谓的前期“烧钱”。如果资金充足、能够快速上手倒还好,否则投入撑不住、成本回不了,“出路”自然只有放弃这一种了。
至于京东,它所主打的更侧重于品牌的口碑,优惠力度较低,但安全性保障高,用户群体虽然不如淘宝,但更加精细、整体品质更高。唯有一点,它对于保证金及各种上架、运营的投入高,各种数据分析工具和销售计佣也高,可谓整个过程都被它严严把控,效益难以达到预期,最好的出路反而是一开始就不要选择!
最后还是那一句,电商创业是有出路的,但并不是仅仅只有那些个大平台绑在一起。毕竟当代新事物的发展都很快,保不准一个不起眼甚至看不起的平台,一两年后就能够举足轻重。这样的事,谁又说得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