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小红书开始尝试允许从App端口直接跳转至品牌的微信小程序店铺。这意味着小红书正试图打开了从平台公域流量向品牌私域流量转化的通路,为品牌开放了新的交易入口。
入驻一对一操作,直接对接平台招商 免去繁杂 高要求门槛入驻对接操作 这边入驻的都有直接的新商家入驻流量扶持 中期流量扶持维持店铺流量 后期协同运营 且对接官方运营辅助商家操作店铺 解答各种问题。
与此同时,有业内人士提出,这或许还意味着小红书将放弃自有电商平台,而采用外链来构建自身商业闭环。作为互联网流量大户的内容社区,居然要放弃打造自有电商平台。小红书真的有点不清醒吗?
电商路坎坷,小红书一定要做电商吗?
如果小红书真要放弃自有电商平台,一点也不值得意外,因为小红书虽然是具有高用户粘性的UGC互动社区,但它的电商化尝试并不顺利。
以跨境电商起家的小红书,确实有一个不错的开局。彼时的跨境电商是真需求、大风口,具有天然的商业闭环,小红书也在2014年上线了“福利社”来解决用户互相“种草”却无法“拔草”的问题,然而这时期的小红书和它的用户们都还没有做好准备。
一方面,小红书无法从供应商手里拿到具有竞争力的采购价格,另一方面,用户更倾向于在小红书“白嫖”产品体验,然后去大平台下单。这就让小红书的跨境电商业务陷入了尴尬局面。
根据艾媒咨询的《2018年Q1中国跨境电商季度监测报告》显示,网易考拉、天猫国际和京东全球购三家头部平台合力占到了60%以上的市场,而小红书市场份额仅为5.6%。
此后,平台自身条件限制和政策监管趋紧的影响下,小红书弱化了“跨境电商”标签,同时针对产品价格的劣势,尝试上线了自有品牌“有光”。但是相信光的人不少,真正接受“有光”的却并不多。
直到后来,真正让小红书“名利双收”的,还是与完美日记等新兴国产品牌合作“内容种草”的老本行。
这时的小红书或许还对自有电商念念不忘,但对小红书电商化的讨论,已经从“要不要”变成了“能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