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人所指引,我刷了一周《小红书》,刷出了一定的感觉,当然,这只是个人意见。
在我看来,《小红书》App平台的内容,给人一种原《读者》文摘“借尸还魂”或者说“移花接木”的感觉。
看过以前《读者》杂志的小伙伴,大抵上都会有一种感觉,就是其中的文章风格往往以优美、简练、深刻、感人为主要特点。作者往往穷尽思维、精雕细琢的让自己所写的内容显得充满人文关怀和情感共鸣。
而《小红书》中的“高赞高收藏高转发以及多评论”的内容也是在努力营造那一种近乎“高冷睿智”的气氛。《小红书》作品的形式和内容也是力求丰富多样、与时俱进、塑高品位、造高质量…,甚至,甚至可以精致到与现实生活完全脱节。
如果当真以其中作品的内容指导现实生活,往往又是很多刷这个App的人办不到的。不过,对于提升自己各个方面的“修为”或者说是“修养”,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小红书》App中的内容当然也是涵盖了各个方面,包括人生哲理、人际关系、文化思考、生活情趣等等。可以为工作学习之余的网友带来心灵上的启迪和共鸣。
作品无论是视频还是图文,多数还是以讲述故事(自己、他人或者无中生有)、各种传记、生活哲理、情感励志、正能量及高质量生活体验为主。对消极的、普通寻常方面的记录则流量不足。
通俗易懂大众化特点方面的内容,因为普通,似乎流量也不高;有较高的文化底蕴的内容因为“高深莫测”而令人趋之若鹜,主打的,多多少少有点“唬”人的感觉。
与《读者》文摘类似,《小红书》的内容也显得有些过于唯美,离现实生活不太近,甚至可能会让网友产生一些幻觉、错觉,总认为这个世界就是高雅、美好、人性善良、正能量满满…
所以,我觉得,网友刷《小红书》时,还是应该时刻保持理性思考,用高底蕴的文化知识思维结合现实普通生活来理解和应用App中作品内容的道理,可能是最中肯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