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祝瑶 鲁佳 楼纯
一年一度的双11刚刚拉开大幕,一个新词攀上话题榜:降香人。
从一个人的光棍节“换挡”到全民的狂欢节,双11走到第15个年头。这两天,扑面而来的官方直降、一件立减、不用凑单等关键词,让持币观望的数亿消费者们对今年双11有了新期待:谁才是真“降香”?
激烈到什么程度?全网都在卷“低价”
不熬夜,不烧脑,看完各大平台这两天密集输出的“划重点”攻略,参与了8届双11的“种子选手”可可,燃起了买买买的热情。
与消费者喜闻乐见的心态不同,重新拾起低价武器的电商平台,在这个双11开足马力,开始一场新较量。
今年天猫双11,将放出史上最大的力度的红包和优惠券:在跨店满300减50的基础之上,首次大规模推出官方直降、立减,不用凑单,一件就打折,预计将有超过8000万商品降至全年最低价。
无需凑单,一件就打折,天猫双11首次推出“闪电标”商品
早一天官宣的京东,向外透露了11.11的玩法:杀手锏之一就是直接“现货开卖”,并采用跨店满299元减50元、20元福利补贴、参与百亿补贴商品翻倍、下调自营商品包邮门槛等促销活动。
10月20日0点,拼多多正式启动了今年的11.11大促,推出满300减50、满200减30的双档消费福利,百亿补贴也首次上线“单件立减”玩法,在补贴的基础上叠加价格直降。
另一边,“抖音商城双11好物节”上线期间,单品立减15%起,叠券最高可享满300减80元;快手电商在10月31日开始的正式销售期间,将会集中释放全年最大优惠力度;唯品会同样推出无需凑单、满减,一件即可优惠的促销模式,其中,诸多大牌爆款折扣创今年新低;整个双11期间,小红书也表示将有亿级的平台补贴,通过向用户提供优惠券补贴。
在一堆满凑玩法中,不难看出全网对“最低价”的决心。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各大电商平台早已不满足于和过去的自己比价,围绕着“全网最低价”屡屡发力。
此前据媒体报道,“全网最低价”是今年天猫双11的核心KPI,淘宝的所有业务动作几乎都将围绕价格力开展。这也被看作是淘天集团经历重大调整之后,“价格力”战役的一次集中爆发。
在2023京东双11启动发布会上,京东零售CEO辛利军提到了消费心态的变化,即“可以买贵的,不能买贵了”。
可以预见的是,这届双11,“低价”成为平台争夺最为激烈的标签。
迈入第15年,双11带来的创新探索
2009年第一届天猫双11,只有27个商家报名。一晃15年过去了,如今的双11,带动全球百万商家参与,成为中国电商平台的年度最重磅节点。年年相逢的双11,今年被行业寄予了哪些期待?
淘天集团公布今年天猫双11的三大目标,其中之一就是“回归初心给消费者一届快乐的双11。”淘天集团品牌业务发展中心总裁奥文表示,一届快乐的双11,离不开品牌正品的好价好货,天猫不会通过挤压品牌商家的利润空间,把商品价格压下来,而是通过投入资源做大品牌销量,通过规模效应降低商家成本;同时用技术帮助品牌创新产品,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来激活市场。
低价刺激消费之外,还能“卷”什么?当“全网低价”成为各平台共同策略,服务成了另一个比拼重点,同时也对商品质量、履约时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回顾近些年,围绕消费者体验,各平台做出了积极创新。不论是购物车扩容、多地址合并下单、物流半日达还是现货开卖、90天保价等服务,各大平台在用户体验上做了多元化的细节升级。
“从另一个角度看,双11也是平台重要的创新实验场。”在业内人士看来,每一年双11,有一大批品牌实现跨越式增长,创新探索为双11赋予了新引力。
2012年,天猫领创跨店满减机制,推动了线上大促在品类和价格带上的全面拓展,品牌对双11的参与从“尾货”变为“新尖爆品”;2013年创新推出预售机制,探索发现了电商的C2B模式,实现以销定采,大幅提升商家备货效率;2015年首创“猫晚”,创造了中国电商史上家喻户晓的品牌营销ip,实现内容与电商的深度结合;2017年首次打通O2O链路,线下超100万店铺参加双11,实现了电商价值链的线下拓展。
分析人士指出,不可否认的是,获客成本的增加、大小流量的平衡、直播方式的加持,让这场商业大战走入深水区,电商巨头正在有限的流量中深耕存量。“不论如何变化,只有针对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做出适应性调整,才有机会撬动更多的潜在需求。”
对年年参与“上亿大项目”的消费者来说,常见常新的双11,需要的也不再只是单纯的让利,享受和体验变得更加关键。
值得一提的是,“低价横行”的双11,带来第一份惊喜:“猫晚”回归。这届双11,哪些改变改到了你的心坎里?留言区告诉我们!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