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互联网和游戏产业观察者)
8月3日,尤文图斯足球俱乐部宣布登陆生活方式平台小红书,成为首个登陆该平台的欧洲足球俱乐部。
通过登陆小红书平台,尤文图斯将会持续分享品牌的最新动态。
但这并没有激发其太多的关注。
在小红书上,更多的内容创作者关注的是小红书斩断淘宝的这个“小动作”。
尤其是在被传上市折戟的时刻,小红书展开一系列举措推进商业化进程,颇为耐人寻味。
近日,小红书宣布,于8月2日正式推行“号店一体”战略,为品牌提供“直连消费者”机会的平台。
与此同时,平台将关闭笔记好物推荐功能,关闭带货笔记中淘宝链接的权限;小红书还将严厉打击“软广”笔记,疑似“软广”的笔记将直接被限流。
小红书公关人士回应称,小红书将关闭带货笔记中的外链权限,直播带货的外链功能保持不变。其表示,“笔记内链、外链影响用户体验,因此才取消。”
对此,《时代财经》记者徐晓倩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贫道以为:
小红书此举,某种意义上是想达成自身对品牌、内容之前的桥梁和导流,同时在渠道上达成内容推广到产品销售中的全触达,确保平台上的导流行为中所产生的利益,能够不被私分。
这也是盈利压力和平台进阶的需求,内容平台们都有过类似的动作,用官方工具来确保各种费用在官方路径中“流动”,但往往收效甚微。
事实上,小红书生态长期处于种草容易拔草难,很难形成商业闭环。
有媒体报道称,2020年小红书广告收入占总营收的80%。小红书效果营销市场负责人佩恩亦曾公开表示,2020年月活用户过亿的小红书已经成为广告主争相入驻的营销主战场。
但许多种草收益,确实没有进入小红书的账中。
2014年小红书上线福利社时,创始人瞿芳做过一个美好的畅想:“电商负责赚钱养家。内容负责貌美如花,实现平台‘种草+拔草’的消费闭环。”
但野生种草才是小红书上的主流,不用平台抽成,且直接和商家或公关对接,合作更顺畅。
事实上,不光是小红书,所有内容社区的商业化,一直都是难题,亦在于软性广告、隐性营销的发现难度极大、人工审核成本过高,亦容易出现“松一点、自身利益受损,紧一点,创作者活跃度下降”的问题。
本质上,要达成平衡,就是在工具上给予更多可能,让商家和内容创作者都能简单的使用平台工具而实现便捷的商业最大化,但平台工具的僵化和选择空间不足,都让这一理想模型,很难真正实现。
为此,小红书才推出了店号一体的机制,在新的机制之下,小红书将成为一个“0门槛开店”,为品牌提供“直连消费者”机会的平台。
但这种路数,淘宝也好、京东也罢、包括微信都有,关键在于店好开、客难引。
小红书是靠内容带货,如何把内容创作者和商家之间的桥梁通畅,形成内容与销售的内部闭环,小红书需要给商家更多的利诱,去完善可选商品种类,否则就难以达成其初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