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点击上方“关注”
不错过安妮的每一篇推送!
做些未来值得感谢的事吧
你坚持的事情一定会转过头来拥抱你
///
这一路顺风顺水的样子,也许你们已经看多了。
来吧,聊聊那些你们不知道的失败时刻,那些在小红书之前我屡战屡败的战绩。
文章有点长,但希望你们能耐心看完。
01
2019年的12月,疫情爆发,我趁着交通管制还没有严格,提前回到了老家。
没过几天,全国疫情开始大爆发,假期就这样被延长了。
那时我正做着我毕业以来的第二份工作,除了基本的底薪,要想拿到更多,手底下的两个账号就必须产出够高的数据。
而作为主编,我的要求当然更高,每个月要有不低于3篇高于4%打开的阅读,这是拿到绩效的最低硬性门槛。
辛苦是真的,但好在我写文的经验可以,适应了一个月后,我带着编辑做出了一些成绩,就连公司平均阅读量两千左右的种草小号,也出了几篇10w+。
而就在我欣喜的时候,公司对内容的调性有了改动的决心。
什么样调性的账号更值钱?什么样调性的账号更容易让广告主砸钱?
会议上,老板提出改变定位做内容的想法,更好地实现变现。
于是,对内容毫无经验的副总,试图亲自干预到账号的内容产出,我刚刚入职不久负责的两个账号,迎来了一次突发的变革。
每天每天,原创事业部的商务主管、运营主管以及内容主管,也就是我,三个人坐在38楼的落地窗前开会。
不同的意见、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考虑……
除此之外,因为几个账号在变革的过渡期间数据不稳定,广告报价的波动直接影响到了我和团队编辑的收入。
我带着这份焦虑、不满,干到第4个月的时候,收到了公司从上海挖来副主编的消息。
02
19年的春节,我过得惴惴不安。
疫情之下人心惶惶,母亲生病动了手术我却不能赶去,工作上和领导时有争执。
整个春节假期,我情绪压抑,焦虑到无法安睡。
我没有具体的解压方式,工作上遇到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坐下来老老实实写文。
赚多点儿,写得熟练点儿,似乎可以抵消我的不安。
2019年底至2020年3月,四个月里我都留在老家,在此期间我大概写了大概二十篇10w+,与此同时,许多账号缺稿,我的约稿合作达到历史最高。
整整四个月,我写稿赚到的外快大概有6万,最多的一次是一个月13篇, 18000元。
而且没有人知道,那四个月里,有一个月我是躺在床上完成写稿工作的。
我和小侄女踢球的时候,不小心崴了脚,整整躺了一个月,奶奶把饭端在我面前,床上摆着小桌子,一日三餐加工作都在床上解决。
如果累了就躺会儿,翻个身,又或者拿我买的筋膜枪舒缓腰部。
你以为我做的就仅止于此吗?
远远不止。
一个咀嚼过贫穷的女孩,一个骨子里没有安全敢的女孩,一个学历不好看并且极度自卑的女孩。
是愿意花时间让自己改写人生的,哪怕机会微乎甚微。
我知道,没复工的时间是我革新自己的最好时机。
最初的想法其实挺简单的,要有其他变现的能力,挑灯夜战的那些日子,我收获了高额稿费,但与此同时却深刻明白,写了才有钱,不写,就没钱。
就像流水线的机械工作,时间固定在那儿,brief给到我就必须按照要求走。
我意识到,就算再有经验再熟练,一天只有24小时,我写作的数量不会有成倍的提升,收入不会有更大的空间。
疯狂接稿赚钱的那几个月,我真的太忙了,甚至没有休息的机会。
这让我害怕,也让我无法不鞭策自己动脑筋想别的方法赚钱。
03
我把时间规划了起来。
预留必要的时间写稿,挤出两个小时做短视频。
一开始我并不知道小红书,也并不知道真正适合我的其实是小红书。
我把目光放在了抖音。
考虑到我微博是情感博主,我本人也经常会写一些情感文案,我初步将我的抖音定位为情感文案号。
一张有意境的图片,再配合合适的热点音乐,以及青春疼痛的短句。
那是我以为的、当下最低成本也最适合我的视频形式。
然而坚持了十天左右,我发现毫无起色,并且随着我对短视频的更多了解,发现这种形式的变现很难。
于是,我的第一次抖音试水宣告失败。
幸运的是,我这人不喜欢浅尝辄止,南墙还没到,我甚至都没撞一撞,又怎么可能轻易回头?
第二次尝试,我开始琢磨起了书摘以及书单形式的短视频,后期可以在商品橱窗里面挂书籍变现。
我结合了我爱阅读的兴趣,也解决了第一次不好变现的问题,进行第二次尝试。
埋头苦干,选择最佳的推送时间,反复关注数据。
但就像你看到的,这样的一个号,我依旧没有做起来。
两次接连的失败让我有些苦闷:
我有行动力、有思考方向,凭什么我毫无起色?
我带着这些问题对我前两次的尝试进行复盘。
从形式、到内容、到变现、到短视频技巧等等,大概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去各大网站和达人主页去找寻答案。
几番反思和研究之下,我发现了很大的一个问题:
我的账号没有结合我最擅长的领域,我本人最值得放大的地方是我当前写过的爆文媒体人身份、是百万账号负责人身份、是签约作者的身份。
想要用最小的成本做短视频确实没错,但只有结合自身的优势,账号才能被看见,用户对你的账号才有需求,账号的输出才能长久。
04
重新明确领域之后,我基于新领域对适用平台也进行了对比和研究。
我开始分析市面上主流的几个短视频平台,去了解不同平台的机制和特点。
而就是这个时候,我收到了公司领导的私信,短视频的创作遭到了搁置。
不久前挖的副主编,在疫情期间没有任何爆文产出,没有通过试用期,原本的乐活账号也规划到我的工作范围。
编辑的文章审核、选题审核、标题审核,我统统要负责最后的终审。
工作量的加大让我暂且搁置了短视频的尝试。
直到2020年的4月10日,复工后的第二天,我递交了离职报告。
面对复工后公司给到的薪资调整政策,我当即下决心离职。
一直以来,我给自己的工作定下最基本的原则——不走下坡路、不退而求其次。
薪资不能走下坡路,话语权不能走下坡路。
所以当初,不二大叔家抛来橄榄枝让我做副主编,我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即便后来人事再次邀请做捡书的主编,我还是没有答应。
我要的,不是主编位置突然空了让我过去,也不接受“主编和副主编其实一样的”这种说辞。
能力和职位是对等的,新媒体公司里,人才资源配置失误,内容的方向或许就有很大的不同。
何况官大一级压死人,我不希望自己的职场太憋屈。
我希望……被坚定地选择。
就这样,我在很多人发愁找工作的时候,辞掉了主编工作。
在家休整了一个多月,期间一边接稿一边继续琢磨短视频。
那段时间,我还是没对抖音死心,我想试验一下,是否抖音也能像公众号一样追热点。
阿娇离婚新闻、蔡徐坤新闻等等,有几天我利用热点成功做了几个不错的视频,光是阿娇离婚的事件,我仅仅发了一张阿娇的美照再配上一个应景的文案,点赞数高达4.6w,评论过千。
一直以来挥之不去的阴霾,终于有了放晴的迹象。
我沉迷于这种喜悦,并且以为自己找到了方法。
然而没过多久,我又发现,这样的账号纯粹为热点服务,营养不大,即便结合我工作上会做选题取标题的优势,但太被动了,也不是我的初心。
倘若这个娱乐热点性质的号做起来,我全平台的定位将更加混乱。
微博情感博主、知乎靠回答影视作品涨粉、简书靠写乐活文加大曝光……最后公众号过来关注的朋友们,都来自不同平台,使得我公众号的推文总是无法调和,无法平衡更多人的喜好。
这样杂乱的涨粉,最终将都不是精准粉,长远来看意义不大。
05
再一次,我面临了比较艰难的选择,是继续这些漂亮的抖音数据,还是重新出发。
就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第三家公司的老板找到我,聊了几次后让我去公司面谈。
说实话,我被吸引了不是比之前高出的薪资,也不是其他的,而是这个公司有我之前没有接触过的条漫号。
我想挑战在一个条漫号写出爆款文,也想追随当时老板的设想,将这个号做成10➕的大号。
本身10w➕其实对我而言,并没有很吸引人,从小号到大号的成长才真正意义非凡。
我再次搁置了短视频,回归职场,作者百万大学生粉丝的账号,同时做着我从未涉及的条漫领域。
写脚本、出选题,事无巨细。
比较幸运吧,成绩蛮耀眼的,一个月就转正了,公司帐号的阅读数据开始回温,第一篇图文推送、第一篇条漫推送,我的数据都达到了以往平均数据的两倍甚至更多。
而后来因为我个人对条漫号的重视,公司对条漫号的看好,我正式成了条漫号的主负责人。
一个月24篇原创,最多的时候,我一个人的原创稿件高达12篇。
账号的数据节节攀高,老板也下决心增加体量,此后我所负责的条漫号成为了10万➕大号,和业内其他大号出现在百名榜单上。
在职期间,西瓜数据最好排到过情感类全国第二,稳定在前三十名,公司的群聊天里每每都是振奋人心的消息。
推文被行业大号转载,被官媒转载,最骄傲的是,我们的条漫被团委看中,点名合作,一切的一切,让我有前所未有的欣喜和满足。
而我个人,在20年年底以及21年年初分别产出两篇爆款被巨土文化、微果酱以及新榜收录。
全网的百万阅读让我真正打从心底里认同自己,为自己骄傲。
后来……我还是有了离职的想法。
薪资考核变动、人际关系、身体素质、原生家庭等相继出现问题,我意识到,27岁的我已经不能无畏无惧奔赴和辗转一座又一座城市。
我想回到老家,想安心写字,想拥有自己的短视频平台。
那是我最后一次把目光放在短视频赛道。
而这一次,我选对了。
小红书对知识博主友好,而我选择细分我的赛道,做到了真正的垂直并且联系我的擅长领域。
短短两三月,粉丝三万多,为我带来广告变现,也为我带来个人曝光,约稿接踵而来。
个人品牌初具雏形。
写在最后:
超长篇幅的“心路历程”终于讲完,你们看到了如今的我,看起来有点厉害的我。
很多人常常问我怎么开始写作,写作能力差的人能不能写作,怎么开始自媒体没有任何经验的人能不能开始自媒体。
我想要好好回答,却又发现再怎么回答,文字的力量依然有限。
鸡汤灌多了,还会遭人骂。
“你说的是假的,写作赚钱是骗人的。”
“写作需要天赋,你别再鼓动别人写作了浪费时间。”
“”说了那么多,还不是想让人报课吗?”
诸如此类。
讲真的,够努力,并且愿意花费大量时间成本去研究也是可以做成一件事的,前提是你有这个时间有这个毅力。
我本人就是实实在在的例子。
但如果,你想要快速习得别人的经验,花点钱无可厚非。
都是成年人了,有最起码的智识。
知识付费很普遍了,我自己本人也付费听课,甚至为了链接牛人,甘之如饴花钱提问。
自己的选择罢了。
每一种成功都要付出代价,没得选的时候,那就付出时间、精力;有得选的时候,代价就是手里的金钱。
不要把知识付费看作洪水猛兽,平常心就好。
周国平曾经说过一句话,我印象挺深刻的。
他说:
世上许多事,只要肯动手做,就并不难。
万事开头难,难就难在人皆有懒惰之心,因为怕麻烦而不去开这个头,久而久之,便真觉得事情太难而自己太无能了。
于是,以懒惰开始,以怯懦告终,懒汉终于变成了弱者。
无论是怎样的开始,是自己闷头干还是报课学,都不失为好的开始。
如果不想四十多岁的你被二十多岁的你击中,如果不想原地踏步庸庸碌碌过一生。
快点动起来,快点去试错,快点去面对失败。
当你排除了那许许多多错的路,对的路自然而然就在眼前。
以上。
我是安妮,一个认真成长的小镇女孩。
全平台文字博主,裸辞在家自由职业的撰稿人。
靠写作实现买房小目标。
专注新媒体写作以及自媒体打造项目实战变现,服务学员200+。
如果你也想了解新媒体,写作,自媒体创业、阅读,
或许你可以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