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全网直播 > 直播运营 >

百度总裁直播带“货”,知识直播力争上游!电

广告管理-720PX*80PX
CEO直播的潮流,李彦宏赶上了!
5月14日,百度宣布,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将于5月15日晚8点开始他的直播首秀,这次直播,李彦宏也带“货”,不过带的是“百度直播”。
李彦宏和“樊登读书”的创始人樊登以“家”和“书”这个话题进行了对话,还聊了聊李彦宏的人生书单。
就在5月13号,百度才刚刚披露了直播业务的战略方向:拿出5亿补贴打造1000位明星主播,助力主播实现商业变现,增加流量曝光和粉丝沉淀,提升主播影响力。
疫情期间,百度在直播上的动作也十分密集,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百度战役直播间,邀请了大量医疗专家和一线医护人员,传递防疫知识,为用户答疑解难。除此之外,百度还先后推出了云游故宫、武汉樱花直播、云相声、云看展等各种聚焦于知识信息领域的直播。
4月16日,百度还推出了“全民读书月”的活动,邀请了许多非遗匠人、艺术名家、文化品牌方入驻,通过直播的方式与用户聊文学和艺术。
这一套组合拳打出去,可见百度在知识直播上的野心不小!
一场疫情成为了阻挠无数行业发展的黑天鹅,也成为知识直播发展的催化剂。
疫情在国内肆虐期间,各个地区、各大高校纷纷请来专家开展直播,宣传防疫知识。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之际,钟南山院士通过直播的方式宣传防疫知识,为数量高达140万的留学生答疑解惑。
别忘了,我国还有近3亿学生群体,停课不停学的原则,许多老师无奈化身为主播,通过直播进行线上教学、传授知识。
可以看到,如今,直播的价值不再只停留在娱乐和消费上,也逐渐成为了用户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
直播的下半场,中游生开始发力!
从网络直播的兴起到今天,已经走过了快5个年头。
2016年是公认的网络直播元年,一大批直播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事事可直播,人人可主播”。
根据统计,从2016年5月起,平均每3个小时就有一款新的直播软件上线,花椒直播、17直播、斗鱼、映客……
当时的直播主攻秀场模式:主播精致的妆容、用心的布景、专业的麦克风和摄像头、精心设计的歌单或节目单,这导致直播内容的同质化也很严重,商业模式并不成熟。
行业的壁垒没有形成,新玩家不停入场,旧平台随时都会被取代。
腾讯砸重金投资了“呱呱视频秀场”,百度也推出了旗下唯一直播平台“百秀直播”,此外,网易、新浪、优酷、酷狗等大佬纷纷入局,直播界一时之间开启了“千播大战”的模式。
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下,一些直播平台为了站稳脚跟赚足银两,开始出奇招、抓眼球,铤而走险,打暴力、涉黄、猎奇的擦边球。直播,一时之间被贴上了“三俗”的标签。
后来,直播风口的红利期逐渐消退,陆续有监管政策出台,行业野蛮生长的时代结束。多个平台连夜卷铺盖跑路、主播纷纷另寻出路,龙珠、熊猫、全民、战旗等老牌直播平台都陷入了生存危机。
旧时代的结束,也代表着新纪元的来临。
直播进入了下半场,我们可以看到,往日的秀场直播已经不复存在,直播内容走向多元化,开始朝着各个垂直领域进军,例如电商、音乐、教育等。
在这些垂直领域中,电商直播可以说是尖子生,先有薇娅一次直播卖掉6000万皮草,后有李佳琦15分钟卖掉15000支口红。最近,各大企业CEO也忍不住试水,格力总裁董明珠几天前在快手直播卖货,直播短短半小时便实现了过亿的销售目标。
比起电商直播的巨大红利,知识直播却一直不温不火,顶多算个中游生,这次疫情给了知识直播一个大好的补课机会。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已经达到5.6亿。
被困在家中的社畜们在公司裁员倒闭的新闻中倍感焦虑,决心提升自己,于是下单直播课;迟迟不能返校的学生党在每天在钉钉、猿辅导等APP中切换,上起了直播网课。
要知道,用户从来不会拒绝有价值的知识信息服务,只不过之前的呈现方式是文字、图片、视频,现在变成了直播。
中游生开始发力了!
机遇与挑战并存!
目前看来,仍有两把大刀横在知识直播面前。
首先,与电商直播、游戏直播相比,知识直播更加缺乏吸引力。
虽然短视频、直播的出现,的确让知识的传播多了另一种渠道和可能性,但是,在这个信息普遍碎片化、人们普遍缺乏耐心的时代,假如用知识与游戏、视频等娱乐性产品来争夺时间,胜负已经很明显了。
其次,知识直播也需要像李佳琦薇娅一样的头部网红。
术业有专攻,在科普信息这一块,传播知识的肯定要是业内权威专家,这样大家才信得过他们;而在人文知识这一块,高晓松、许知远一类的高知或许可以胜任这份工作。
问题是,带货也是一门技术活。这些专家和高知不一定有李佳琦那样抑扬顿挫的直播语气,也不一定有幽默网红的满口段子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这样的直播,吸引力足够强吗?也许刚开始人们会因为好奇心点进去,但能长久吗?
知识直播虽然面临着挑战,但是机遇也不小。
一方面,在知识内容的基础上,是有可能延伸出更多服务和盈利模式的。比如,基于健康类的知识直播,可以向用户供预约、问诊等一站式服务;基于知识、荐书类直播,向用户提供购书服务等。
另一方面,疫情爆发以来,人们对于知识的焦虑程度普遍增长,也更加愿意去为知识付费。当知识搭载上了直播这个炙手可热的载体,基于其丰富的表现形式、较强的互动性和实时性,也许能让学习变得像看视频一样有趣,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知识直播的新故事会怎么讲?一切尚待时间来检验。
未来可能有那么一天,人们学习知识就像买口红一样狂热。
作者:周文君
举报/反馈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