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全网直播 > 直播运营 >

产品经理这个岗位是个巨坑,别再往里跳了!!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提到产品经理这个岗位,普通人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卧槽,产品经理!!!这玩意听起来好高大上,名字里带经理两个字,一定是公司的核心高层吧,要不就是管理岗,或者公司产品的主导者,听起来就好牛逼啊!!!

当然了,为了保险起见,他们一定会去网络上比如百度、知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等等各种网站去搜索产品经理岗位的定义和职责,比如:

摘自某网站
摘自某大V
摘自某B乎回答
摘自某B乎回答
摘自某B乎回答

看完这些回答,我相信你已经热血沸腾,内心早已激情澎湃,原来这个世界上竟有如此牛逼的岗位,不是CEO,但堪比CEO,既有创造性,又有成就感,主导权又高,上可对接老板,下可对接市场,联合技术、设计、运营等部门在产品经理的带领下一起做出牛逼的产品,做到后面还能出任CEO,融资创业,实现人生理想!

那到底什么样的人适合做产品经理呢?如果我也想做产品经理,我该如何学习相关的技能入行呢?

接着,你会在知乎上看到如下回答:

摘自某产品经理培训机构回答
摘自互联网产品经理圈扛把子俞军老师

到此刻,我想你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激情和喜悦,毕竟现实生活中的你用小米手机,穿凡客T恤,泡贝塔咖啡听创业讲座,宅家看耶鲁公开课,知乎果壳关注无数,36氪每日必读,BAT大格局了如指掌,张小龙贪嗔痴如数家珍。肉夹馍只吃西少爷,约饭局去雕爷,喜欢罗永浩胜过乔布斯,逢人便谈互联网思维。

而产品经理所要求的沟通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学习能力对你来说更是不在话下,什么Axure、Xmind这种儿童软件你花个半天就能学会,特别是作为一名文艺青年,谁手里边没两本《乔布斯自传》、《乌合之众》、《怪诞行为学》、《异类》等装逼书籍,你懂乔治奥威尔的政治学吗?你懂卡尔·荣格的MBTI心理学吗?

当你看到俞军(互联网产品经理圈扛把子)老师所说的天赋型产品经理,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懂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对人性的理解,还要了解文史哲相关的知识,而产品经理更是人文和科技的化身,就在这一瞬间,

你悟了!

这不就是我吗?????

还有谁比我更懂人性?还有谁比我更懂商业?还有谁比我更懂人文?还有谁比我更懂艺术?我何止站在人文和科技的交叉路口,我简直站在人文、艺术、商业、哲学、经济、宗教和科技的交叉路口,产品经理这个岗位简直就是为我量身打造的,我将来可是要成为乔布斯,然后改变世界的人!

没有人比我更懂产品经理!

鉴于网络上那些低质量文章和割韭菜的培训机构到处蛊惑人心忽悠韭菜,我有必要对这个岗位的真实性质以及想入行做产品经理的人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做出一个我个人认为迄今为止知乎上最贴近现实和全面的回答(后续可以根据情况继续补充)。

Q1:我想入行做产品经理,我该怎么做呢?

首先提出的这个问题就是有非常大的问题,就跟你问别人:我想做程序员该怎么做?

你难道没意识到这个问题本身就存在问题吗?这是几乎所有小白对产品经理这个岗位最大的误解,比如你想做程序员,你想做什么技术方向的程序员呢?运维?测试?前端?后端?大数据?算法?嵌入式开发?光是后端开发就分C++、Java、Go、Node.js等方向,你具体要做哪个方向的后端开发?大数据也分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机器学习、ELT数据仓库等方向,产品经理也一样,不存在通用型产品经理,产品经理目前方向已经非常细分了。

从产品形态上可以分软件产品经理和硬件产品经理。

从行业上可以分社交、金融、政务、电商、工具、旅游、教育、O2O、视频、出行、IOT等行业的产品经理。

软件领域还可以分B端(面向企业和组织的用户群体)和C端(面向个人)的产品经理,B端产品比如学校的教务管理系统、企业钉钉、酒店内部的管理系统等等,C端产品比较好理解,你手上用的知乎、小红书、B站、微信、淘宝、拼多多等等个人软件都是C端(当然淘宝、拼多多等电商企业还有商家端的管理系统以及公司员工内部的后台管理系统都算B端)。

C端和B端本身还有更细分的方向,比如C端有商业化产品方向、策略产品方向、运营产品方向等(不过只有大厂会如此细分,中小型公司不会把C端这么细分)。B端也分CRM(客户关系管理)、数据中台、SaaS(电商类如有赞、教育类的小鹅通等)、ERP(各种电商、供应链、零售类企业)、OA、财务系统等,企业内部的后台管理系统也算广义上的B端,因为是给企业内部的业务部门使用的。

好吧,我说了这么多的方向,用意何在?

很多小白入行做产品经理的时候可能根本没意识到,他的第一份产品工作会极大的概率影响他的后续产品职业生涯的发展,懂我的意思吗?

比如说在某些机缘巧合之下,你的第一份社招正式的产品经理工作(不算实习,实习生限制不多)做的是电商供应链系统的产品经理,你的第二份工作大概率也是跟电商行业和供应链系统相关,或者换个例子,你的第一份社招产品工作做的是少儿教育硬件相关的产品经理,你的第二份工作要么也是同行业的硬件产品,要么就是不同行业的硬件产品,你绝对不可能从少儿教育的硬件产品经理跑去做抖音商业化产品经理,行业和领域完全不同,虽然两个岗位都叫产品经理。又比如说你之前是做后台CRM的产品经理,你要么继续做CRM(可以换行业),要么做类似的SaaS,你绝对不可能跑去做小红书的直播社区产品经理,甚至金融行业的支付结算对账系统的产品经理你也做不了,因为行业和产品领域完全不相干,你也没有对应的产品和业务经验。

社招要求的是对口的产品经验,你可以换行业,但是产品领域必须要相关,比如你在教育行业做CRM,你可以跑到金融行业做CRM。但任何时候,行业方向在长期来看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B端产品,产品功能本身往往和业务紧密结合,比如你目前在一家O2O公司做产品经理,要你根据门店商家、配送员以及公司供货部门等业务需求情况去设计一个功能,你不了解这些业务的情况下你怎么设计?又比如你在某家教育公司做后台产品经理,要求你根据老师的排课情况、学生的出勤情况以及公司内部班主任、外管运营部门的业务需求去设计或者更改公司内部后台系统的某处功能,你的一处更改,往往牵动多个功能点和规则机制的变化,你对公司业务不了解的情况下你怎么设计?

所以,市面上的公司往往喜欢同行业同产品领域的产品经理,因为隔行如隔山,特别是B端各个行业的业务经验都是需要时间和经验积累的,即便不是同行业,也要同产品方向,假如候选人本身就熟悉行业和产品的业务,马上能干活就可以节省公司的用人成本,换句话说,一个有着5年教培行业CRM产品经验的产品经理,他在电商社交直播领域的产品经验就是0。

所以说,你想入行做产品经理,行业和产品性质本身就非常重要,比如你一开始在某家政务软件公司做产品经理,主要对接的是G端(政务部门)客户的需求,你以后想去C端互联网做产品可以说完全不可能!你的下份工作基本就还是找G端的产品工作,因为公司招聘你,是希望用你已有的产品经验帮公司干活,而不是给你工资在公司学习。

因为对口的产品经理限制条件太多,所以有的公司招人往往也难招,如果你一直深耕某个行业的某个产品方向,你或许会很值钱,比如你一直做电商行业的供应链系统,你会非常值钱,保证外面的电商公司抢着要你,你在滴滴出行做地图业务出来的产品经理,那外面的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公司也会抢着要你。但是我加了一个条件“或许”,如果你对某个行业或者产品方向没兴趣或者做的是某个小众细分领域的产品经理,想换个行业和产品方向,将会非常困难!因为你毫无对口的产品经验,以往积累的业务和产品经验全化为0,你的选择面将极其狭窄,跳槽都不好跳!

所以一开始选择行业和产品方向就要慎重,选基本盘大的行业和通用型含金量高的产品方向,比如电商行业、比如CRM产品、比如跟交易支付相关的产品领域。

所以回到这个问题本身,我要做产品经理该怎么入行?

答案是选择一个你要去的行业和产品方向,然后要有对应的产品和业务经验,你可能会问了,我没有对应的产品和业务经验怎么办呢?

如果你是在校生,可以找个产品实习,如果你的产品实习经历和你要投递的秋招岗位产品方向匹配,你会非常有优势!

如果你是社招人员,最佳的入行方式是公司内部转岗,比如你是技术、UI、业务或者运营,你可以申请公司内部的产品转岗,这非常容易,但前提是你对公司本身的产品方向和业务感兴趣,怎么判断你是否有兴趣?比如产品提给你的需求,你非但不厌烦,还喜欢从业务、用户、产品的角度去帮产品经理考虑各种各样的情况,那么你就适合转公司内部的产品岗,否则你会很痛苦,因为一旦从技术工种转为协调工种,你面对的不再是你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是要和各个部门、业务、客户、角色去沟通协调,你面对更多的不再是工具,而是人,你每天更多的时间是跟人撕逼讨论需求的合理性,而不是闷头敲代码、做设计,这跟技术工种完全是两个极端,性格敏感的人不适合做产品经理,因为小心脏受不了,别人怼你一句,质疑你一句需求的合理性,估计你就要哭了,呵呵。

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点就是,产品经理这条路比技术和UI等通用型工种要窄得多,比如你做Java后端无非就要求懂起码的Java基础、框架、中间件等技术,这些技术在所有公司都是一样的,无非就是业务场景不一样,但具体到实际功能实现上,本质都是增删改查。但是不同公司的业务和产品可千差万别,你做硬件产品的,做后台CRM的和做C端互联网商业化策略产品可完全不一样,经验无法复用。

所以正确的入行方式,是你在做技术、运营、设计、销售的过程中,对本公司的产品和业务产生极大的兴趣,而且沟通能力很强,喜欢和人跟业务交流接触,然后顺便转了产品。

但是要切记,一旦做了产品,你的后路会变窄,要是去了冷门行业的业务做产品,你的后路会非常窄,跳槽选择面会非常窄,因为产品经理和产品业务强绑定,通用型工种在这方面限制不会太多。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所处的岗位、公司和行业没有对应的产品经理岗位,想从0开始找一个产品经理的岗位……这种情况应该极其困难,你可以尝试结合本公司的软件系统比如后台系统去临摹一个产品,或者把这个系统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实际公司业务把它吃透,然后从网上找些课程看看产品经理的一些基本教程和工具,然后出去找工作,包装自己之前的工作经历是产品经理,但我不确定这种成功概率能有多高,反正……好自为之……自求多福……转行穷三年不是开玩笑……

Q2:我想报培训班入行做产品经理,靠谱吗?

非常不靠谱!!!!!!!

知乎上有非常多的小号实际上都是那些培训机构的水军,他们的知乎ID是没有培训机构的名字的,但是他们所回答的问题中或者评论区里一定有他们培训机构的广告,比如:

我在XXX机构学了产品经理的课程,出来就拿了1万多,2万的offer。

听说我一个朋友在XXX机构培训了产品经理,出来就拿了很多的offer。

我一个朋友在XXX机构学习产品经理,出来就进了美团、爱奇艺……等大厂。

好吧,让我来告诉你真实情况……

这些培训机构的套路是这样的:

第一步:用非常多的小号和雇佣来的水军在知乎上发广告,当然你看不出他们发的是广告,他们的知乎ID和普通用户一样,很正常,但是他们的回答和评论区一定有对应培训机构的名字和链接,说产品经理前景多么多么好,人才缺口百万,某个机构多么多么好,我的一个朋友培训完就拿了一万多的工资,拿了好几个大厂的产品经理offer,做程序员多苦逼啊,做销售多苦逼啊,做运营多苦逼啊,做设计多苦逼啊,做传统行业多苦逼啊,来做产品经理吧,钱多事少还不用懂技术,门槛还低……然后你信了,然后点了链接,进了他们的官网,然后会给你他们老师的QQ或者微信,让你加他。

第二步:加完机构老师的微信后,他们会发给你他们往期学员的优秀就业数据,人均10多K,还说机构老师都是BAT大厂出来年薪百万的产品总监,然后跟你说XXX之前在我们这学习产品经理课程,就业后拿了5个offer,还有一个某互联网中厂20K的offer。XXX之前和你一样也是销售/技术/设计/运营,来我们这学了之后也拿了好几个10多K的offer。叫你赶快交定金,过了今天,学费就会涨价,现在交定金,学费只要10999,过了今天,学费就要涨到12999了,而且学费可以分期12个月贷款,只要15%的贷款利率哦~情急之下,你还是把定金交了,毕竟你崇尚知识付费,有人带你学总比自己瞎琢磨好,交完钱,你已经开始幻想自己未来做产品经理指点江山的场景了。

韭菜之所以是韭菜,是因为韭菜从来不去质疑数据的真实性和合理性,比如BAT大厂的产品总监,哪个大厂的哪个总监,花名是什么?内网能查到吗?那些就业数据的学员我现在能联系到吗?

第三步:给你安排课程,培训机构安排的课程千篇一律,无非就是教你下载Axure和Xmind,然后教你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叫你找个APP临摹下来……接着,他们教你产品体验报告和竞品分析的写法,然后写两篇文章出来……接着,他们的老师号称带来了某大厂最先进的互联网产品方法论,而且号称是某大厂内部宣讲的产品理念,绝不外传,紧接着教你各种互联网公司的商业模式,比如广告付费、会员制、流量变现等……然后叫你下载市面上的主流APP体验一下,写下自己的感受,分析这些APP的不足和改进之处……最后叫你找个不知名外地小公司,包装一下简历,模仿他们公司的APP画下Axure和Xmind,然后出去找工作……

这能找个锤子工作??????

面试的时候面试官必然要结合你们的公司业务向你们提问,你当初设计的需求来源是什么?业务场景是什么?具体涉及到哪些关键角色?你是怎么设计的?上线后的效果怎么样?数据指标如何?而任何公司的实际业务场景都是不一样的,你不可能靠自学或者靠造假去包装任何一个公司的实际业务场景,更不用说不同行业之间的业务差别了,光是电商供应链系统就涉及到采购、销售、生产、仓库、库存、工单、订单、客服、财务、零售管理等模块,教培后台系统就涉及到销售、班主任、外管、老师、家长、学生管理等模块,更不用说这些模块内部业务逻辑的复杂程度了,你还想靠造假去包装这些产品经历????活在梦里????

而且真正的产品能力是软实力,对于需求的准确判断、跟技术同事和业务同事的沟通交流能力,这些能力只能靠实战日积月累,自学是不可能学到的。

反正30个人里有1、2个混到工作就不错了,混到工作的能过试用期的估计也没剩下了,他们无一不是裸辞放下工作,交了万把块学费来机构学了几个月的,工作没了,时间没了,钱没了,什么都没了……最后估计还是屁颠屁颠跑回去做老本行了,里面不乏工作了多年的人,名校硕士生……

顺带说一句,知乎上有很多个人培训账号号称是BAT出来的产品导师,让你交个几千块带你做个项目就能进大厂做产品经理的……反正我已经遇到了好几个受害者了,交了几千块钱无非也就是画个APP写下体验和分析报告……

还有淘宝上的各种包Offer服务,让你交个2万块,包你进大厂做产品经理的……韭菜真的割不完啊……

真想进大厂,你们想想办法找几个大厂的前辈问问学习路径和方法不就好了?

Q3:产品经理是不是很有成就感,很有创造性?

Are you kidding me?????

很多人看了某些无良文章,就觉得产品经理在公司里肯定是非常有话语权,非常有成就感,非常有决策权。

但只要工作个1、2年的人都不可能有这种想法,因为所有岗位的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作为公司这台大机器下的螺丝钉和零部件而按部就班地运转,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司这台大机器的稳定性,而不至于说因为某个人的离职导致整个公司的停摆,越是大公司越是如此,阿里就算少了几个高层P8又怎样?别说P8了,CEO辞职都不会影响阿里的正常运行,马上就能找到另一个代替,京东高管辞职又怎样,高管也是螺丝钉,说滚蛋就滚蛋,说换就能换。

而公司内部不同岗位之间有区分的就是前台岗位和中后台岗位,分别对应给公司带来营收的岗位和内部的业务支撑型岗位,比如一家公司的销售岗位就是前台岗位,运维就是支撑型岗位。部门之间也是如此,比如阿里的淘宝事业部就是营收部门,阿里的钉钉事业部是非营利性部门。

决定一个岗位或者一个部门在公司话语权的最大权重,是你这个岗位或者部门对公司的收入能产生多大影响!!!

公司存在的意义就是赚钱,现在大环境不好,哪个业务部门能给公司赚钱,哪个业务部门就是爷!其他的业务部门都是支撑型部门。

很多公司是销售导向的、业务导向的、运营导向的、资本导向的、或者老板本身裙带资源导向的,真正有话语权和决策权的是这些部门和业务,一旦去了这些公司做产品经理,你只能是这些业务部门的需求翻译机,你是支撑这些业务运转的,因为公司收入全靠这些业务部门,你无法主导业务,因为你不是业务部门,而产品本身权重相对较低,老板给你的话语权和资源权重也会偏低。

你每天的工作日常就是接受业务部门给你的各种各样的需求,然后你去排需求优先级,然后跟业务部门撕逼讨论哪个需求先做,哪个需求先上线,然后你去跟技术部门撕逼,讨论哪个需求先做,哪个技术实现成本低,然后业务部门回过头来问你为什么不上线那个紧急的需求,你说优先级太低或者技术做不了实现成本太高,然后你问技术为什么不去做,技术觉得你个鸡脖产品经理根本不懂技术,是个铁憨憨,因为你一句话需求的改动,技术又要加班三天三夜了,你的日常就是在业务部门和技术部门之间来回撕逼……

当然了,高级产品经理对于需求和功能的把控肯定是有前瞻性的,他能预知功能后续迭代的变化,能根据需求优先级合理地安排和设计对应的功能。但是,就算这样,你也永远无法有主导权,原因在前面已经说了。

摘自某大V评论区

看看现在的小朋友被网络大V忽悠成什么样了……动不动就想自己创造需求……神·心理学、哲学、宗教学……说这话的人我让你结合公司业务需求给我设计一套电商供应链系统全套方案出来试试???你这叫做产品经理??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神棍……这个岗位已经被妖魔化成什么样了……

市面上绝大多数公司的绝大多数产品经理的工作日常就是需求翻译机,极少公司是产品导向的,这种公司的产品总监话语权会高,产品经理充当产品总监的执行,比如微信这种顶级C端产品,或者某些专门做SaaS平台的B端产品公司,但做B端产品经理的话语权相对C端会较低,因为你要让甲方或者客户爸爸满意。

即便做C端,你也很难有成就感,很多刚入门的C端小白产品经理总想追求最完美的产品用户体验,幻想自己站在人文和科技的交叉路口设计出牛逼的产品,然而现实是,你随便找几个BAT或者其他知名互联网产品的APP体验一下,不给你弹开屏广告就不错了,因为对于任何公司来说,赚钱才是最重要的,用户体验好能让公司赚钱吗????为了让公司赚钱,为了资本的要求,为了完成老板和领导的KPI,就是要让用户难受,就是要强迫引导用户去看他们不想看的东西,或者就是要满足人性的劣根性,才能吸引更多流量进行变现完成KPI,因为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用户,移动互联网进入存量市场,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在想尽一切办法吸引用户,留住用户,因为对公司来说赚钱最重要!!!!

我极度反感那些上来就说产品经理要站在人文、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科技的交叉路口的大V,在某些大厂待了几年就出来写书忽悠人,那些大厂之所以能成功跟产品本身有多少关系?拼多多能成功靠的是产品?滴滴能成功靠的是产品?阿里巴巴能成功靠的是产品?美团能成功靠的是产品?百度能赚钱靠的是优秀的产品体验?人家靠的是渠道、销售甚至背后的资本和政府关系……

都现实一点,别整天把用户体验挂嘴边,说白了用户只是你完成绩效的工具而已……

在业务部门主导的公司做业务有成就感吗?只能说压力很大,因为业务部门比如销售部门往往背负很大的业绩压力,一旦考核不通过或者绩效不达标,很容易被开除,你想摸鱼都不好摸。当然如果你绩效表现优秀,一个月奖金拿个几十万都有可能。

到最后,所谓的成就感无非就是你在XXX大厂工作,拿着几万的工资……这就是你的成就感……

Q4:我将来想创业做CEO,是不是最好先做产品经理?

这句千古名言真的是忽悠了多少无知青年

考虑到已经是2011年说的东西了,时效性早已过时,并且李开复之前一直在美国待着,美国的产品经理和中国的产品经理完全是不同物种。说说创业吧,先不说创业,说说做生意,做生意就是你自己能形成自己的商业闭环,能自己完成从市场引流获客、收钱、制作产品、出售成交等一系列完整的商业闭环流程,而打工你必须依赖于公司的平台给你发工资,你本身只是公司大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你无法形成自己的商业闭环。

产品经理这个岗位能让你拥有自己的商业闭环吗?或者能有资源让你之后创业吗?

几乎不能,原因在Q3下也说了不少,比如你在一家医疗设备公司,你做销售反而更有机会让你获取到市场人脉,然后积累自己的客户资源,从而有机会为以后做生意做积累,在绝大多数公司,产品经理都不直接面对市场,只是面对自己公司的内部人员,产品经理也只是流水线上的一个螺丝钉环节,跟你身边的螺丝钉同事没本质区别,上接业务部门,下接技术部门,你无法接触公司的核心业务,你也无法积累外部市场资源,比如你加入了一家电商公司,你的工作内容就是负责公司供应链系统的财务模块、客服模块和工单模块功能的需求迭代,你每天的工作日常就是接收需求,然后转换成需求文档和开发对接,你做的事情和别的螺丝钉岗位没本质区别,不是和业务部门撕逼就是和开发部门撕逼,难道你还幻想着指点江山,指引公司的前进方向?你也只是公司这台大机器上的一个螺丝钉而已,就这还想着创业做CEO???活在梦里???

而且电商公司压根就不是靠产品驱动的,很多小白被网络上的神棍忽悠,所理解的产品经理就是做出了一款牛逼的APP,而对于行业和业务的了解几乎为0,所以才会被知乎上的神棍大忽悠给割韭菜。

Q5:刚入门的产品经理如何提升自己?

先把你手上的那些《结网》、《启示录》、《怪诞行为学》、《异类》……什么《微观经济学》、什么《宏观经济学》乱七八糟的东西扔掉……不是说这些东西不能看,这些东西谁都能看,程序员能看、运营能看、小学老师能看、理发店门口的靓仔、红灯区里的阿姨也能看,但这些东西都是通识性的书籍,跟你直接做产品工作几乎没半毛钱关系,你要学习的首先是判断需求的合理性和优先级,然后多学习和了解公司的业务流程,锻炼自己的沟通表达能力,然后多学习基础的技术,比如Mysql数据库是起码的,掌握sql语句的编写是起码的,程序员之间交流的接口是什么含义你要明白,基本的前端、后端技术你要大概了解,然后多在公司实战多锻炼多领悟,别一上来就整这些虚头八脑的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神学……你是在修仙?

Q6:产品经理好就业吗?

很多大V喜欢鼓吹产品经理,说不需要懂技术,不限专业,工资还高,人才缺口还大

有什么行业或者岗位是门槛低、竞争小,缺口大,收入又高,然后大家还巴不得喊你进入的??????求求你告诉我!!难不成是传销????

这玩意怎么看都不满足基本的物理学定律啊~~~~

干货来了,我不喜欢吹逼,只喜欢摆数据,讲道理

摘自BOSS直聘

就拿上海地区的JAVA开发数量和产品经理数量对比,基本是2.7:1.1,但是这包括了所有行业和产品方向的产品经理,再加上其余的前端、测试等岗位,技术岗位的数量与产品经理的数量比值会更大,以我在多家公司工作的经历来看,1个产品经理基本上对接3-4个技术很正常。

一家公司可以没有产品经理,但不能没有技术,公司对于技术岗位的需求量肯定高于产品经理,因为技术是必要的,毕竟要有人搬砖干活,产品经理在很多小公司没有太大必要。

另外,产品经理本身细分很多业务和产品方向,很多方向之间是不互通的,这我在Q1已经说了。

其次技术门槛高,产品门槛低,我学习Java基础+MySql+Springboot全家桶+JVM+SpringCloud+Redis+Netty+MQ+并发多线程+八股文原理+练手项目花了起码大半年时间,但是产品经理那些玩意花个个把月是个人都能学会……但是玄学之处就在于,你很难判断一个产品经理的真实能力,到后面就开始卷学历,所有非技术岗都这样,学历的内卷尤为严重,特别是产品经理校招,你得卷对口的实习经历和项目,卷创业比赛,卷学历,卷绩点,看到没,要对口的实习经历,不对口人家还不要你,我当年实习做的G端产品,面试Shein,他说不好意思,我们做的是电商业务,你的实习方向不适合我们。

社招的话就得对口的产品经历了,但是好像学历内卷也还是很严重,技术岗相对来说没这么严重,我还是能经常看到普通的本科进大厂做技术的,毕竟技术岗位相对缺口会大点。

所以技术岗位门槛高,数量多,产品岗位门槛低,数量少,啥专业和行业的人都来蹭,我见过学兽医专业的、养殖专业的、土木专业的、英语专业的、金融专业的、之前做咨询然后跑来做产品的……

目前来看,中型互联网公司往上到大型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岗位已经卷成麻花了,卷的不能再卷了,我20年参加Shopee的产品经理校招,靠着面试技巧混到了HR面,然后发现我的对手要么是985本科+美硕+硅谷创业经历+国内BAT大厂实习经历的那种,要么就是985本硕+大厂实习经历的,还有大学创业拿了百万融资的……最拉的一个也是985本科,感觉自己跟他们完全不是一个阶层的……

所以,想进好的互联网公司校招做产品经理,请你先有好的对口实习经历+好的学历,我见过一个普通一本进百度做产品经理的,人家大二就逃课出去实习了,实习两年,大四提前批进了百度,因为实习的项目正好是百度对口的社区电商业务……你拿什么和别人竞争???

总而言之,产品经理显性门槛低,但隐形门槛极高,内卷程度堪比金融行业,普通本科没有大厂实习经历的别想了,去了小公司做产品经理你会更加悲哀。

Q7:产品经理日常工作内容是什么?是不是带领团队做出伟大牛逼的产品?

建议回看我Q3说的那些内容……我个人倒感觉很多公司的产品经理岗位完全是润滑剂岗位,举个例子:比如我们是技术团队,要经常接需求去开发,但是我们这帮做技术的懒得去跟业务和客户讨论需求的合理性去撕逼,也懒得画Axure,因为这些事情极大地消耗了我们的开发时间,所以我们需要这么一个角色帮我们去完成这些事情,也就诞生了产品经理这么一个岗位,在很多公司,产品经理不应该叫产品经理,而应该叫业务需求分析师、产品策划……

产品经理工作内容大体分C端和B端两个方向:

做B端比较直接,好用就是好用,用户的反馈你能直接收到,效果反馈很及时,特别是做后台产品经理,主要目标就是为业务部门降本提效,但是做产品做重要的就是数据体现,B端很难用数据体现自己的价值,你说效果变好了,你能拿出数据说明吗?业务部门这个月的盈利增加了,跟你们产品有多大关系,或许是人家这个月的促销活动做的好而已,毕竟你是个辅助。

做C端就非常玄学了,比如我有一个好的想法,然后说服开发部门为我的想法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去开发,把别的需求往后排,耗费各种人力资源去为我的功能做开发,我觉得这个功能上线后效果一定很好,但是真正上线后,发现用户使用率非常低,跟你预期效果完全不一样,这时候开发部门真的会想跳脚骂街了。

做产品和做技术非常大的一个区别在于,产品好或不好有时候很难判断,但程序要么能跑,要么不能跑,0就0,1就是1。有时候即便产品功能效果不好,对于技术来说,他们的技术能力还是得到了锻炼,但是对于产品经理来说就是完全的失败……

说到牛逼的产品经理,你们肯定会举例子:比如周鸿祎、马化腾、乔布斯、张小龙……

与其说人家是产品经理,不如说人家是老板和领导……我叫你做就做,不做就滚蛋!我说这么干就这么干,不管资源多紧张,反正我就要做出来,你加班也要给我做出来!乔布斯就是这么干的,然而人家有敏锐的洞察力、前瞻的产品设计理念和现实扭曲力场,底下的工程师不敢违抗,违抗的全部卷铺盖滚蛋……你们的老板有这种能力吗?

再说了,产品经理对技术团队、设计团队、运营团队和业务团队是没有指挥权的,大家地位都是一样的,你只能让人家配合你工作,人家说无法实现,你只能说服人家实现,但无法强制要求人家实现。你没有领导权和指挥权,领导权和指挥权在老板手上,老板说要做就做,所有人都不敢违抗,不然就自己走人。

很多小白所以为的产品经理就是做一款牛逼的APP,然后影响千万用户,但实际上C端移动互联网方向机会早就少得不能再少了,你想想你自己手机上平常用的APP有几个?哪来这么多C端岗位给你,而所有的产品公众号和自媒体大V所渲染的产品经理都是这种C端类型的,把非常多的小白误导了,特别是知乎上的这些割韭菜培训机构给小白培训的课程就是叫你设计一个APP,实际上你大概率做了产品经理之后,你的用户都是B端,用户体量少得可怜,你所做的产品功能可能就是企业内部的财务系统、供应链系统、CRM系统……你每天的日常就是在客户/业务和技术之间确认需求来回撕逼……

Q8:什么样的人适合做产品经理?

目前已经不存在通用型产品经理了,互联网C端行业赢者通吃,马太效应明显,真正值得去的C端公司也就那几个中大型互联网公司了,其余的小公司你说你做个APP,用户量就几万的那种……这种C端产品经理真的没太多含金量……不过听说某阿里C端产品经理剑桥大学毕业,日常工作也就是改改UI界面、调调按钮啥的……但人家工资高大厂背书牛逼啊!

B端的话,最近炒的非常火,这帮吊毛营销号和媒体整天吹嘘互联网的下半场红利是产业互联网,呵呵……

不就是移动互联网红利没了吗,你就把以前的传统行业拿来继续吹……我还想吹元宇宙呢……

所谓的产业互联网,重点必然在产业本身,而不是互联网,这跟移动互联网完全是两码事了,比如医疗行业、线下的酒水行业、供应链、教培行业等,B端最重要的是业务流程和业务逻辑,而且非常复杂,不同行业的业务逻辑和流程千差万别,我在Q1里也有说到。做B端产品经理,最重要的是同理心,你必须喜欢你做的业务和产品,即便你不是这个产品的用户,否则你会很痛苦,很多人做产品经理为的是成就感,但做B端这种业务属性非常强的行业,你必须对这个行业有同理心和兴趣,对于繁杂的业务逻辑不排斥,否则你很难有成就感。

做B端产品,更适合的是那些有行业和业务背景的人去做,比如你是医学专业毕业的,你可以去做医疗行业的产品经理,你是心理学专业毕业的,你可以做心理学行业的产品经理,你是教育相关专业毕业的,你可以毕业后去做教育产品,或者你自身对这些行业感兴趣,也可以去做。但是这也会限制你之后的产品属性和方向,但做好了,可以成为本行业的产品专家。

但所有的产品岗位都要求的能力就是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良好的情商,如果你内心敏感,沟通能力差,不能跟各个部门的人相处得游刃有余,你是不适合做产品经理的,比如开需求评审会,你的需求不合理,技术怼你,你怎么反驳?业务部门质问你为什么不做他们的需求,你怎么回答?程序员开发进度慢了,你怎么推进?跟他们交流沟通?因为产品经理大部分时间都要面对人,而不是机器。

Q9:我想转产品经理,因为产品经理没有中年危机

这些小白的想法是,产品经理=经理=领导=管理层=没有中年危机,呵呵……

前面说了这么多,你应该对产品经理这个岗位有了基本的认知,任何岗位都一样,不管你是技术、运营、设计、销售还是产品,一个团队7、8个普通的执行层,基本只对应一个管理,而小公司的管理经常都是BAT空降的高P,大公司的管理……想想就好……

再说了,你即便做了管理层,你也是螺丝钉,你也要每天上班领工资,你做的是管理而不是执行,你要是完不成老板给的KPI,你也照样要滚蛋,特别是很多大厂空降的高P去了小公司,反而完不成业绩,因为在大公司,他们做的事情是从100-1000,而小公司的老板要他们完成从0-100,这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再重申一遍,管理层也是螺丝钉,无非是高级螺丝钉而已,打工仔本质都一样。

最后来个总结:

说实话,非常多的大忽悠和无量培训机构蛊惑了太多的无知青年转行做产品经理,然而这个岗位本身就不是就业的香饽饽,反而在目前移动互联网红利消退的情况下,就业难度越来越高,细分方向越来越窄,本身就是一个越来越难就业的岗位,然而这帮无量媒体和大V整天鼓吹产品经理,动不动就是CEO、改变世界、指点江山、公司的核心灵魂,人才缺口百万啥的,把一群小白忽悠的一愣一愣的,骗他们交学费,割他们韭菜。

在绝大多数公司,产品经理这个岗位一方面不像业务部门/领导/老板/客户那样拥有对公司业务、战略乃至产品的决策权和主导权,另一方面不像前后端程序员那样拥有硬技能下可保饭碗,上可拥有较高的选择面,容错率高,它更多的只是需求方和技术之间的一种协调性沟通型工种,说的直白点就是需求翻译机和传话筒,也就是胶水型岗位,胶水型岗位的意思就是,有你更好,没你也不是不行,而且就业选择面窄,按照正常现实逻辑,这种低容错率岗位压根就不应该有太多人跑来做,即便产品经理所需要的软技能,比如用户需求的理解能力,沟通能力,这些通识性软能力你在做通用型工种的时候也可以有意识地锻炼到,但是受到网络上各种玄学神学割韭菜大师的蛊惑,附带心理学、社会学、人性的洞察、经济学、哲学、神学的高大上的BUFF,让一堆人挤破头跑来转产品为了人生理想从而改变世界,而他们往往做了1、2年产品之后才发现现实逻辑完全不一样,就业面也窄,就这样当初何必消耗巨大时间和金钱成本跑来转行呢?

因为你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差异,这个世界有一万种方法收割你,而这一次收割的代价将会极其惨痛,时间成本的惯性导致了你已经很难调头了,只能将就一直做下去当个不痛不痒的养家糊口的饭碗,职业生涯轨迹方向从此被改变……

——————————分割线———————————

一年时间过去了,经常有人后台私信我,问我到底是做测试好、还是做开发好、还是做运营、做产品才能没有中年危机?

我想说的是,做啥都一样,都是耗材和螺丝钉,这是互联网行业属性决定的,本质上就是大型赛博富士康流水线工厂,绝大部分私企也是这样的,你不可能通过换个岗位来获得你所谓的成就感和对自己命运的掌控感,你掌控不了的,无非就是原来在工厂流水线上做质检员,然后跑去另一条工厂流水线上做组装工,有本质区别吗?平常做的事情、加的班、开的会、碰到的各种奇奇怪怪的业务需求、恶心的业务逻辑、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奇葩的公司规定一个都不会少,互联网职场或者绝大部分私企岗位本质就是这样。

如果你还想不清楚你以后的出路是什么?你去想想那些在流水线工厂里拧螺丝的打工仔,他们的出路是什么?

当然,还有人问我到底做哪个岗位适合以后创业暴富?

不是,大哥,你在想啥呢?你平常的工作内容都是流水线模块化的细致分工,一堆todo list的需求等着你开发,还要经常996赶需求完成上线,还要跟各种需求方比如前端、测试、产品各种扯皮(比如我是后端),对接口,还要花时间处理各种杂事,这些事情已经足够耗费你的精力了,还不算上下班的通勤时间,这一天下来你回到家基本已经半夜了,明早还要起来继续上班。

你能积累什么资源让你创业?你能发现什么风口让你创业?你就好比一头蒙上双眼拉磨的驴,狠狠地拉磨,拉到精疲力尽(还没加班费)。

所以你经常会发现很多大厂出来(被裁员)的高P,他们的创业就是卖课,教你职场规划、教你向上管理,教你写代码、教你画UI,他们的眼界也只有拉磨,没办法。

逍遥
5 次咨询
5.0
8373 次赞同
去咨询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