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要和大家说的是,不管哪个平台的算法抖音也好、快手也好,算法都是在不断变化的以适应不同的市场情况,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其核心目的都是想让优质内容获得更好的推荐。
流量主要来源为自然推荐流量和搜索流量。
小红书流量逻辑有两个核心点:内容标签匹配、 社交关系链推荐。
小红书的笔记在发布后,首先会被系统打上一系列标签,尝试性的推荐给对这些标签感兴趣的粉丝,比如平时爱看护肤类的文章,平台就会推荐更多护肤类的文章给你。笔记推送给粉丝后,根据粉丝的一系列交互行为,给笔记打上内部分数,以决定是否要继续推给其他粉丝。这个评分体系在小红书内部称为CES:
CES=点赞数*1分+收藏数*1分+评论数*4分+转发数*4分*关注数*8分
粉丝的交互行为,间接反映了笔记的内容质量,即便是粉丝数不多的达人,在得分优质的前提下,笔记也会被系统推荐给更多粉丝,形成“阶梯式”算法推荐。得分高的笔记,还会进一步得到来自小红书站内搜索,以及百度搜索等流量的加持,这类流量的持续性很强,笔记可实现发了几年都还能保持点赞以及评论的增长。
除了内容本身以外,账号本身的权重也很重要,当你的账号有一定的粉丝量时,你的笔记会推荐给你的粉丝,当你的粉丝点了赞,会进一步被粉丝的好友看到,形成裂变式增长。
小红书本身就是偏电商的平台,许多用户来小红书,是抱着类似“逛街购物”的心情来的,与抖音等泛娱乐平台有本质的不同,流量虽然难有“一夜爆发”式的增长,但是极其持久,粉丝被种草的概率极大,带货转化能力强。
给大家做个简图,其实很好理解,只要内容不违规就会给一定的初始流量,给笔记打上相应的标签,如果获得不错的数据就会推荐到下一流量池,一级一级的进行推荐,直到不满足下一流量池的标准。当然这个时候也是有搜索流量的。注意:每次重新修改笔记都会重新出发审核。
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当你打开小红书的时候是看推荐页看的多,还是去搜索页看的多,你觉得推荐页获得的信息更有价值,还是靠自己去搜索得到的结果更有价值?
这两种获取内容的形式其实也就分别代表了用户获取知识的被动和主动。
无论你的内容做成什么样,也要基于场景之上,脱离了场景就是自嗨。用户使用小红书,通常是奔着两个目的,一是逛街型,茶余饭后漫无目的的浏览,二就是主动搜索,把小红书当成百度来用,为了解决某个具体问题而来。
那从另一个流量的角度去考虑这件事,是不是我们除了去做流量推荐的运营外,也可以去尝试增加搜索曝光的频率甚至排名?
正常一条笔记发布完的1-3天,就能够看出这条是能够得到流量推荐还是就到此结束了,你们自己也可以看一下数据中心,大部分笔记的流量基本上都是呈抛物线的形式,开始流量一点点上涨,涨到一定程度,互动数据不达标了,那就没有流量推荐了,就慢慢下来了。
但如果你认真去看的话,这些笔记它并不是后面的数据归0了,还是有流量的进入,那这个流量是哪些呢?我们在创作者中心能看到自己笔记的流量来源,其中除了首页推荐外,还有个人主页、关注页面、搜索等。
看个案例,我很早之前的一篇笔记,当时发布完就几十个赞,抛物线直接就下来了,发布了三四天后流量又长起来了,现在已经是两千多赞赞了,而且还在涨,那这些数据从哪里来的?答案是:搜索流量。可以搜索一下“pr找博主”“品牌方与博主合作”我这篇笔记的排名都很靠前,这篇笔记一共涨了347个粉丝,其中搜索流量占到了53%。
同样的,如果你是北京的一家美甲店,我搜北京美甲能不能看到你?你是成都的一家摄影工作室,我搜成都摄影能不能看到你?你搜索流量利用好,甚至能让它产生的效果数倍于推荐流量,转化价值就更不用说了。
流量背后是需求,需求背后是关键词。学会布局关键词就掌握至少流量的半壁江山,搜索流量不仅占比高而且相对来说更加精准,对于引流来说效果更好。
虽然博主和商家想做关键词排名靠自己做数据一般是做不了的,不熟悉的还有可能会造成违规,但是这篇就是分享不花钱做排名的基本的逻辑,如何寻找关键词,如何不花钱完成关键词的布局,主要从以下三个维度去做,包括搜索维度、笔记维度、用户维度。
先说下关键词在在哪里找?如果有条件的直接购买一个千瓜数据会员,简单省事,但是成本较高,一个月两三千或者拼团购买几百块。
1,另外就是在小红书找关键词的下拉词和一些长尾词。首先搜索相关关键词,比如搜索穿搭下边会出现很多下拉词,比如穿搭冬季、穿搭博主等等。这些下拉关联词的排序不仅仅是根据笔记数量来排序的哦,还会根据用户主动搜索频率和系统推荐热度来进行综合排序。排在前面的词语都是有一定热度的,适合作为选题角度切入和笔记的核心关键词。尽量选细分的关键词,越细分越好。排名越靠前,竞争越大,也可选但慎选。
2,搜索结果中的关键词标签和相关搜索。当你搜索某个关键词,搜索结果页面会出现一行关联标签来对搜索结果进行分类。比如搜索穿搭后打开页面会出现冬季、秋季、高级感、穿搭韩系。你可以从中选几个前排词语来做选题或做关键词搜索排名优化。
按照这些方法搜出来的词语,基本都是经过验证的,所以也不用自己臆想造词,你直接用现成的最高效。说白了还是数据,赞藏评搜索量,数据低的排名靠前几乎不太现实,因为排名靠前的也就相当于门面了,数据得好看。其次,如果要做矩阵的话,用户搜索这个词语的时候,笔记数量要足够,这就需要你围绕同一个词,写足够多数量的笔记或者相关的账号。最后,数量仅仅是一方面,质量也不能太差了,你的笔记的总点击量要高,才能被平台推荐,才更容易被搜索到。
小红书平台怎么判定一篇笔记是比较好的呢?我总结了几个点:
(1) 笔记内容的饱和度高,也就是说,你的笔记的文字数量、图片数量或者视频数量,都要足够多,让用户看了更有价值感。
(2)关键词的提及次数多,当你选了一些热门的、用户搜索较多的关键词后,不只是标题,你的笔记正文里也需要不断提及这些词,增加你的笔记被搜索到的概率。频率大概是三四百字的文案提及3-5词左右就可以了。卓真的没必要过多堆积关键词,没什么太大必要,有三五个的就行了。布局关键词不能靠堆砌,要有层次地铺词。标题要设置关键词。正文则分段落去布局关键词,不要同一段密集铺,影响用户阅读体验且对优化效果没啥帮助。
(3)原创度高,比如说写同一个旅游景点,如果你的笔记和大多数笔记内容重合度高,那你的笔记就很有可能在搜索结果中排得非常靠后。
(4)发布时间。内容的关注度跟用户刷手机的时间是相关的,在特定的时间发布笔记,更有可能被用户看到。发布时间会给你的笔记排名加权。一般来说,发布时间可选早晨 9:00 -10:00,中午 12:00 -13:00,晚上18:00-22:00。
(5)浏览笔记停留时间长。用户停留在你的笔记上的时间越长,平台会认为你的内容越吸引人,更容易被推荐。
(6)浏览数、收藏数、点赞数、被分享次数。浏览数指的是用户点击搜索词之后,进入你的笔记的浏览次数。浏览数、收藏数、点赞数,被分享次数是最容易被用户看到的4个指标,也是平台推荐笔记的关键指标。
(7)评论数、评论回复数。越多用户评论你的笔记,证明用户越关心你的笔记内容。而我们做小红书的时候发现,不只是评论数,你还可以通过回复用户的评论,来产生二次互动,提升你的笔记被搜索的概率。
如果发布笔记的是品牌合作人、粉丝人数多的博主、获赞与收藏多的博主,则笔记被搜索出来的概率也会提升。所以我们做笔记的时候,积累点赞和收藏很关键。抢占关键词是运营小红书非常关键的一点,决定了你的笔记能不能被用户看到,能被多少用户看到,一定要好好利用关键词。
关于关键词,我还有5个小技巧和大家分享:
(1)标题一定要突出重点,带上你的核心关键词。
(2)文章的主体内容一定要围绕关键词来写,也就是说,文中最好也带上关键词。
(3)图片中要添加关键词标签。
(4)结尾处加关键词+相关话题。
(5)小红书对于关键词的抓取,主要是笔记开头和结尾,这个规则大家一定要记好。
一个正常账号的流量主要来源就是首页推荐和搜索,其次还有发现页笔记和分享、群里、评论等等,但是相对流量就少多了。做小红书运营这个算法和机制就是所谓的“道”,有术无道止于术。做好内容,学好运营的方法,有不断去复制的能力,无论算法怎么变,其核心还是“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