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亿邦动力报道,手淘新一轮的内测实现了与小红书内容的打通。
在淘宝的商品详情页,新出现一个“好物点评团”板块,展示小红书的笔记(也会有微淘内容,一条、时尚芭莎等合作机构的内容)
“好物点评团”版块
商家可以选择在后台增加与商品相关的小红书内容,内容并非商家挑选,而是由算法推荐。从淘宝近来一直致力于打造内容模块的举动来说,这次合作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小红书的内容优势,优化淘宝的内容生态。
可是,淘宝真的能通过合作实现内容生态优化吗?比较有意思的是,阿里和腾讯均投资了小红书,作为京东大股东的腾讯,如何看待小红书与淘宝的合作呢?小红书冒着“得罪”腾讯的危险,又有何目的呢?
淘宝为什么要接入小红书?
在说腾讯的态度之前,我们先想一个问题,淘宝为什么要在评论处接入小红书点评?
很多人行业人士认为其目的很简单,淘宝目前不仅只想做电商,还想做优质内容社区。
引入小红书就是为了提升内容质量,而提升质量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加用户逛淘宝的时长,以实现用户留存目的。
但是小编认为,就目前而言,很难实现这个目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想一下我们在淘宝上的购物情景:
第一种情况,我们的购物目的不明确,不知道自己要买什么东西。
我们的购物路径是:在淘宝首页瞎逛,看见喜欢的就点进去看详情页,紧接着看看评论(买家评论+小红书)怎么样,决定要不要买。
第二种情况,购物目的明确,知道自己要买什么,比如我要买一款面膜。
我们的购物路径是:搜索面膜,点击想买的产品,进入详情页,看看图片或者是评论(买家评论+小红书)。
发现没,无论是哪种购物路径,小红书的评论都在最后一端(评论)。所以,小红书点评的入口位置深,决定了目前其作用,更多是影响用户购物决策。
淘宝联手小红书会遇到哪些困难?
当然,以上仅是小编对未来的猜测。从目前来看,淘宝只是将小红书内容作为评论的辅助,帮助用户决策下单。就这一点,小编对于该模块的长期发展,也有一定的担忧和顾虑。
以我们对淘宝商家战斗力的观察来说,其实有点难度。其实,我们现在就已经能在小红书看到不少软广笔记,这些笔记看似由用户生产,内容看上去就是产品的真实体验,但实际上是由淘宝商家生产的。
但是如果这个现象被商家发现会怎么样呢?
不难想象,会有更多的商家,花更多的精力去小红书生产内容,而这些内容的真实度,是很值得怀疑的。最坏的情况是,如果未来用户突然发现小红书的内容都不再值得信赖,那么这个模块就失去最初的效果了。
这个现象在经济学中有一个相关理论,叫做“逆向选择”。就像现在淘宝的好评,对用户来说参考价值很低,排在前面的评价大多图片精美、内容丰富,很难想象是用户写的,追评也是如此。
淘宝评论区的好评+追评
相信大家也都遇到过,有些商家给好评返红包,有的给了一个中差评就会被不断骚扰让你改评价,还衍生了各种各样的刷单产业。
还有更可怕的,小编不止一次看到全是好评的差评(可惜当时没有截图)。
最初,我还天真的以为是用户不小心选错了,结果总是看到这类情况,甚至还有差评区全是好评的现象,我才意识到,原来是淘宝商家对差评下手了。而让他们另可降低一点好评率也要刷差评的原因,就是更多用户会通过差评决策。所以,在接入小红书的这个问题上,我认为不论是阿里还是小红书,在内容审核监管方面都要做出更多的努力,这样才不至于让小红书的内容变成下一个“好评”,对用户来说没有价值。
小红书未必能实现导流
当前,小红书用户量已经过亿,月活用户量也将近 3000 万。在经历了内容电商向内容社区转型后,还能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其实真的非常不错了。但我们也能看到当前人口红利消失、流量越来越贵的现实,小红书与淘宝这样的大流量平台合作,很大程度上是想实现为自己引流的目的。
但是,小红书能从这次合作中实现良好的导流效果吗?能,但是会很难。
对于那些还不知道小红书的用户来说,看到 Logo 只是能加深对商家的印象,但并不会立马就成为小红书的用户。我们可以回想微信给微视导流的案例,即使微信有 10 亿的用户量,还给了微视在朋友圈的导流入口,但最终的导流效果却不尽人意。小红书在淘宝的曝光位置隐藏得那么深,还比不上微视在微信上曝光的位置。
尽管淘宝是个大流量平台,但前来争夺流量曝光的平台也非常多,接下来,这些内容输出者势必会为了争夺曝光机会,展开激烈的竞争。
目前来看,能够延长淘宝购物路径,在评论端能够加强用户购买决策,也能实现小红书的品牌曝光。但是这效果只是锦上添花,所以回到我们开头的疑问,同样作为小红书的投资人腾讯会是什么态度呢?
目前而言,腾讯可能还坐的住,毕竟这次合作短期内对淘宝的效果并不强。至于未来腾讯是否有动作,还要看这次合作能否给淘宝带来的效果,真像小编之前猜测的那样,助力淘宝优质内容社区的建立。
关于淘宝评论你相信多少?欢迎评论留言
如果觉得文章对你有帮助,请关注分享给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