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全网直播 > 直播运营 >

小红书走向台前,电商进入流量平权时代

广告管理-720PX*80PX

本文首发于“单仁行”公号,订阅“单仁行”公号

从企业家的角度探究商业本质

01

在直播电商逐步把战壕挖到腹地,大家越来越习惯于被各种短视频、直播包围的时候,种草平台小红书终于确定了自己的商业化道路,站到了台前。

这对于我们每个企业来说,也就意味着多了一个可以带来流量和转化的平台。

当然,怎么去理解小红书的电商战略,就是我们布局之前要做的功课了。

02

在8月24日,小红书确定了自己的电商战略,通过发展“买手”扩大电商生态,在直播上拿出500亿流量扶持买手、500亿流量扶持商家。

这个买手制电商比较有意思,所谓买手,就是原本根植于小红书的种草创作者。

他们是各个细分领域和垂直品类的内容创作者,甚至本身就是消费者,类似于KOC,而不是KOL这样的意见领袖。

所以,他们的粉丝没多少,也很难接到广告,但是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和选品,代表了一部分群体的调性。

小红书就是想把这样一批不同圈层的内容创作者,转化成品效合一的“电商买手”,一方面让他们能够在平台更好地活下去,另一方面就是借助于买手打开商业化道路。

所以,比较明确的一点是,除了品牌自身入驻平台,开设账号准备销售之外,这些靠种草分享的买手就是一个天然可以去利用的分销商。

我们也能看到,无论是抖音的兴趣电商、快手的信任电商,还是小红书的买手电商,每个企业在规划自己直播盈利模式的时候,都要靠继承和放大自身之前就有的标签和特征,比如抖音之余娱乐、快手之余熟人、小红书之余种草,以此来完成差异化的构建,以及商业变现的路径。

小红书虽然在直播带货上没有吃上第一口肉,但在行业结束蛮荒时代的狂奔,商业逻辑开始悄然转变后,利用平台内部已经存在的专业种草创作者来做直播带货,不光是延续了自己的基因优势,逻辑上听着也很顺耳。

03

当然,透过小红书的电商战略,我们也可以看到,今天直播电商的逻辑已经转变了。

过去的直播电商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用三句口号来概括:

“三二一,上链接”、“全网最低价”、“家人们来领福利”这些无聊的剧本。

现在呢?

“全网最低价”没人信了,还容易违反广告法。

“给家人谋福利”这种剧情也开始变得烂俗。

一味用优惠促销,只能招来一帮羊毛党,难以培养出真正的忠诚客户。

跟今天中国经济的大背景一样,直播电商经过了三年的狂奔之后,已经“供给过剩”了。

供给侧改革,正在悄然进行:

直播电商的商业逻辑,会逐渐从全网最低价的噱头,回归到直播的本质,为内容、为服务、为需求而买单。

小红书的买手制电商,就是建立在这样一套逻辑上。

一个买手的典型养成路径,就是通过日常笔记经营账号,分享体验;再通过直播选品触达用户,在直播间内完成交易的转化。

更具体一点,我觉得直播电商未来会有两大趋势:

第一、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MCN这些专业直播机构,会开始跨平台全域布局。

单个平台的流量一定会存在明显的限制,达到顶峰就意味着下滑的开始,而且在一个平台上突破到顶尖的难度和资源,完全可以分配给其他平台,甚至是分销商,获得更大规模的收益。

第二、内容营销,会成为所有直播间必修的课程。

没有内容,只有营销,未来会寸步难行。

我们去看交个朋友、东方甄选这两大直播机构现在在做的事情,正是未来直观的写照。

当然,想要从底层阐述这种趋势,我们需要回到平台的视角。

对平台来讲,花力气培养“明星直播间”是为了什么呢?

为了完成用户教育。

明星、大主播的优势在于博眼球和从众效应,但从分配环节上来说,明星直播间会摊薄企业的利润,掩盖品牌本身的影响力,特别是风险没那么好控。

组织可以通过规章制度、文化来规范成员的行为,但主播个人只能靠道德和认知去约束,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可控的事。

所以,平台要持续发展,就一定会让更多的商家入局,把流量分配给更多的中腰部品牌,以及庞大的素人创作者。

这也就意味着,“流量平权”的时代到来了。

04

平台的逻辑梳理完,回到我们企业自身上:

作为平台上一名普通的商家,我怎么顺应直播电商2.0时代的浪潮呢?

顺应趋势不一定只是单打独斗,还要利用规则,借力而行。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比如说小红书,它的电商逻辑决定了什么样的创作者会受到支持?

用一句话来概括:通过丰富的个人体验,构建一个真实的使用场景,实现用户具体细分需求和产品价值的连接。

我们可以区分出三种合适的创作者:

第一是纯粹的买手,也就是有审美能力,和内容创作能力的消费者,他们是天然的分销商。

第二是有自己的产品、有供应链,愿意跟消费者近距离沟通的品牌商;

第三是在线下已经有足够销售经验,把专业能力移植到线上的品牌员工。

这三者之间可以联动,可以相互借力。

一个初步的起号流程就是,构建领域和品类关键词的账号,坚持发笔记,分享使用体验,与用户产生互动,积攒粉丝。

然后找买手进行种草、预热、分销,搭建好店铺后通过集中直播来拔草。

在整个过程中,内容是核心,内容代表着自身粉丝群体的特征和品味,你不能太过于普通和大众。

同样,内容也是链接用户的“信任发生器”,你需要有态度去跟用户产生共鸣。

这样才有可能实现精准、高效的人货匹配。

当然,从这一点,我们也能看出一个局限性。

日常的大众品,对于小红书买手制电商的价值不会太大,很容易就回到了价格的竞争上。

那就是只有非标品,才需要通过专业的内容去触达消费者,

所以,一定要通过内容营造出自身的特点,对于企业来讲,除了场景,还包括我们品牌的文化和调性。

这是个严谨专业的工作,需要从产品、内容、流程、模式上做好长期规划,同时尽可能借助于专业营销工具和机构的帮助,真正持续走下去。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