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版本:v.6.78.0
手机型号:华为P30pro
背景:近年来,围绕着小红书等内容平台,种草经济日益兴起。基于真实口碑分享,月活数据超过1亿,每天笔记曝光量达到80亿次的小红书也被视为最大种草社区。
目的:了解种草产品的发展与目前的功能现状。
1.产品概况
slogan:标记我的生活。
官方介绍: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平台,在这里发现美好、真实、多元的世界,找到你想要的生活。
小红书创立于2013年,成立7年以来注册用户超过3亿,月活用户超过1亿,单日笔记曝光超过80亿次,成为了中国最大的生活分享平台。从它的slogan的变化——由“带你找到国外的好东西”到“带你找到全世界的好东西”再到”标记我的生活“可以看出,小红书从一个针对香港购物的工具型产品一步步发展成了最大的生活分享平台,安卓端总下载量截至2021年1月已经超过60亿,足以看出小红书用户体量之大。
2.产品核心功能
频道管理:把当下最流行的话题进行分门别类,组成各个频道,比如摄影、运动健身、彩妆,用户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频道,达到精准推荐用户感兴趣话题。
内容推荐:根据用户常看的文章,给用户智能推荐感兴趣的话题。
商城:实现从种草到拔草的闭环系统,引导用户在平台内完成购物。
发布笔记:笔记内容形式多样,包含图文、视频,用户可尽情发表自己的想法,不仅是被种草者,同时也可成为内容创作者。
我的内容:包含我发布的笔记、收藏的笔记、赞过的笔记,很好的对笔记进行了管理与分类,更方便用户找到感兴趣的笔记。
1.核心业务逻辑
小红书的平台里主要有三方用户:内容生产者、内容消费者、运营人员;
内容生产者:可以在小红书分享好物、经验等,提高自身知名度,提高种草能力。
内容消费者:浏览他人生活方式,获得知识、经验等。
运营人员:通过邀请一些知名明星,提高平台知名度,以及提供相关服务,引导用户在平台内购买商品,完成从种草到拔草的闭环系统。
2.业务逻辑
小红书的用户使用流程:
逛社区:通过首页推荐和频道选择,精准化推荐用户感兴趣的内容;
商城选择好物:用户逛完社区之后,可以在app内的商城模块购买心仪商品;
发布内容:小红书上的用户,不仅是内容消费者,同时也是内容生产者,在看别人分享的同时,也会分享自己的好物或所得。
3.产品功能结构
“小红书”作为社交电商平台,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用户能在平台上浏览别人的分享以及分享自己的购物信息和使用心得,并完成线上购物这样一个商业闭环。整体来看,它的关键页面就是用户浏览社区内容、发布笔记、选择商品。
自2013年成立至今,小红书从最初一个针对香港购物的工具型产品一步步发展成了内容+电商行业的龙头老大,简要梳理了小红书的迭代路径,最后总结为以下阶段:
第一阶段:PDF攻略到社区APP(2013年-2014年)2013年10月,一篇名为《小红书出境购物攻略》PDF文件风靡网络,主要放在小红书网站上供用户下载。团队找购物达人编写了8个国家和地区的购物攻略,这份pdf文件在一个月内被下载了50万次,验证了用户对于海外购物的需求,为app上线积累了第一批原始用户。
但由于PDF文件很难做到实时更新,很难和用户之间产生即时、双向、有粘性的互动机制。
所以2013年12月,小红书团队app的V1.0版本正式上线,主打“香港购物指南”的购物分享社区。
从2013年12月的V1.0版本到2014年8月的V1.12版本,小红书专注于UGC社区的建立和功能完善,如:优化笔记发布页面,优化图片编辑页面,简化发布流程,新增品牌介绍等,都是为了让用户能够简单快捷地在社区里分享海外购物经验,通过简化流程提高用户的积极性。
第二阶段:小红书商城的创立(2014年-2017年)通过第一阶段社区的建立,小红书积累了大量的粘性用户,然而,纯粹的内容分享导致用户“只能逛、不能买”的尴尬局面。并且,由于小红书是很多用户在线下门店或者其他电商平台购物时的重要参考,很多品牌也希望在小红书社区投放广告。
在这种情况下,2014年10月,小红书上线“福利社”,旨在解决“买不到”这一难题。融合社区和电商功能之后,小红书”种草——拔草“的商业闭环正式形成。
但是小红书的电商业务开展的也并不是很理想,供应链上不具备优势,小红书积累的流量纷纷流入其他平台,在这样的情况下,甚至出现用户在小红书社区“种草”,然后去其他平台比价、选购商品的情况。
后来小红书又选择了向第三方商家开放平台资源,但在扩充SKU的同时,掌控力的欠缺有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假货问题以及信任度隐患。
此外,随着政策监管的收紧、跨境市场增速放缓等大环境,小红书的跨境电商业务在当时陷入了极其尴尬的境地。
第三阶段:回归初心,发展内容社区(2017年-2019年)直到2017年,小红书的战略仍是“all in 电商”。但在2017年底,从产品、运营,到营销策略,小红书在这一年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提升社区活跃度成了它的第一目标。
小红书开始邀请各路明星入驻,其中包括范冰冰、林允、戚薇等人,她们通过被邀请或者主动入驻的方式来到这里,很快就引来了大量的粉丝。
除了明星“种草”之外,小红书也开始尝试赞助综艺节目的娱乐营销。从最开始的《偶像练习生》,到《创造101》,再到春节期间冠名东方卫视春晚、大规模“撒币”行为,也让小红书涌入一大批粉丝性用户,拉动了日活飞快增长。
第四阶段:社区和电商打通2019年2月21日,小红书发布内部信,宣布最新的组织架构升级。
小红书表示,原有的社区电商事业部正式升级为“品牌号”部门;自营电商业务“福利社”部门将进行升级,整合商品采销、仓储物流和客户服务的全流程职能;技术端将聚合公司所有业务线的技术团队;新设立CEO办公室,协助进行公司战略制定及组织重点项目的推进。
可以看出,此次组织架构升级的重点是社区电商业务,小红书从组织层面打通了社区和电商两大业务能力,以图更好地服务于品牌。
这样一来,用户通过小红书笔记中的商品口碑进行消费决策,并进入小红书商城购买,从而完成从种草、分享到购买的消费体验闭环。
目前,小红书还在不断创新、迭代之中,通过一个app实现全闭环的营销方案,这是小红书最理想的形态,但小红书能否真正地承接品牌的营销结果,接下来是个很大的考验。
从艾瑞咨询的用户画像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在小红书的用户中,女性用户偏多,占到了整体用户的77.44%。这说明女性用户是商城主要购买力,社区分享的模式也更符合女性用户的特性和使用习惯。
根据Mob研究院出的“她经济”报告中提到,中国移动互联网女性用户在装规模为5.3亿,活跃规模1.0亿。可以看出,女性的活跃度非常高,这也是小红书主要定位于女性的重要原因。
从用户年龄分布图来看,小红书的用户基本实现了年龄段的全覆盖,其中,30岁以下的为主要使用用户。
这也和“她经济”里的消费主力军年龄段相似,女性消费主要集中在三个年龄段:中年女性、职场轻熟女和校园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