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应届毕业生来说,通过校招进入公司,通常会优先考虑性价比。
但很多应届生对性价比也有着误区:看薪资待遇。其实对于校招生而言,同一个城市同一个行业,同类型岗位,待遇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从长远角度,在考虑性价比层面上,不仅仅只是看薪资待遇,因为我们不只是挣快钱,而是应该有意识的培养自己长期赚高薪的能力。只有具备岗位的核心技能价值,才能在职场有更长远的发展空间。
而小红书作为目前国内还在继续增长的移动互联网平台,成为此次分析的对标性企业,应届毕业生通过校招进入企业,该怎样衡量一份工作的性价比以及价值,也非常具有代表性。
在选择上,首先建议去考虑是否加入的是对公司有巨大价值的岗位。在校招中,有的应届毕业生能够很快拿到好几个互联网公司的offer,而有的应届毕业生疲于在各大公司的招聘中游走,却还是没有心仪的offer。
两者天差地别的原因除了自身的准备工作有出入外,最重要的是定位清晰度的问题,有的应届毕业生能很好的把握好自己的职业方向,并朝着岗位价值出发。而有的应届毕业生没有梳理好自己感兴趣的岗位和未来的职业发展,更别提今后赖以生存的岗位价值。
其实,每个互联网公司同岗位间也是有不同的岗位价值。同岗位去了不同公司,可能后面的发展大相径庭。因为这个岗位在公司价值不同,得到的资源也不同,锻炼机会不同,自然在这个岗位上的人的发展也不同。
下面以小红书2023校招中NLP算法岗位为例进行分析:
其一是,NLP算法岗位的薪资增长空间。很多应届生不仅仅只着眼于当前的薪资标准,更看重的未来3-5年,5-10年的薪资变化。从某招聘网站上搜索NLP算法工程师,从普通和高级资深NLP算法工程师薪资范围可以看出,这个岗位未来薪资的增长空间非常大。薪酬的高低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行业和公司对这个岗位的需要程度。
其二是,NLP算法的重要程度。这里的重要程度并不是字眼意义上的忙不忙,加不加班的问题。而是这个岗位所参与的项目权重、背书以及声量是否能够让自己的履历得到升华。同样是算法岗位,对于不同公司的价值是不一样的。
NLP业界通常以文本检索为主,问题是搜索结果不精准。而小红书作为UGC社区,它的内容理解门槛高,更复杂。典型的场景是旅游的帖子,经常会有引申义和比喻,小红书可以提很多标签出来,但是从用户搜索的角度来讲的话,不是所有标签同等重要,需要对文本做充分的理解,结合图文去做判别这个标签是不是重要。打个比方,一个用户在看到一片草地说这是塞尔达旷野之息,当别的用户搜索塞尔达的时候需不需要出现这条笔记?这也是个很有趣的技术问题。
可以看出NLP算法岗位在小红书有非常多的实践机会,对小红书而言是一个有巨大价值的岗位。除了NLP算法岗位外,大家也可以关注计算机视觉&多模态、自然语言处理、Web前端、机器学习、多媒体算法等技术类岗位。
其次,需要考虑自身价值观、是否匹配企业文化。同比其他公司,应届生们选择优质互联网公司的原因之一就是可以为其背书。于职业生涯本身而言,从互联网公司平台学习的经验、执行的项目、接洽的资源都会成为职业发展期强有力的跳板。除此之外,不少应届生还会考虑公司氛围,即工作氛围,业余生活氛围如何。毕竟对于现在应届生而言,不仅工作,生活也很重要。
而最直观就是我身边就有很多来着头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朋友们,他们坦言,目前小红书还是有不少牛人的,且在职的很多领导阶层中,有不少都是来自名校的毕业生,Networking一下,说一定在小红书不仅能找到校友,还能跟着有能力的领导取经。
另外,也能看这个公司工作的员工分享。我特地翻看了小红书中内部员工的工作日常,也是相当地精彩:
最后也需要考虑该公司的长远发展前景。站在HR角度来说,如果应届毕业生想要看互联网公司的发展前景到底怎样,最重要的还是要看互联网公司在学生群体中的受欢迎程度。
另外,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1月小红书MAU已超2亿,且目前还是国内依旧在快速增加的移动平台,未来的增加空间非常大,应届毕业生加入后,留给他们的机会还是非常多的。
当然,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除了上述讲到的发展前景、个人成长、企业文化氛围等,在对于工作性价比的考量,其他因素例如工作城市、交通等也是需要好好考虑的。
最后总结一下,应届毕业生在校招中选择企业,在工作性价比的考量因素上有很多,但同时,也应该时刻保持培养自己长期赚高薪的能力意识。只有具备核心的岗位价值,才能在职场有更好的晋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