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商直播的未来,说说看法。
在疫情的一波影响下,电商经济的蓬勃促使越来越多人加入这股洪流中,而无论是个人创业者,还是具备影响力的品牌、经验丰富的商家,都随着这类经济的发展而走入了一个圈子:直播电商。
的确,在短视频盛行的如今,以直播形式来销售,不仅能提高用户的直观体验,还能充分利用IP的影响力实现资源转化。
就我个人的角度看,如今的直播电商,在商家和用户暴增的同时,它的局限性开始显现。
首先,直播作为电商创业众多方式之一,过快的增加会促使行业平台的虚耗,等有效但却滞后的机制出来时,怕也已经成为时代记忆了。
说到直播电商,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个人直播和找团队直播两种。个人直播就是店铺商家自行出镜,优势是成本可以压缩到最低,整个环节没有什么额外支出;而缺点是对于店铺影响力的要求高,所实现的基本是粉丝的提前消费,实质并没有创造多少额外收益,局限性明显。
至于第二种,团队直播又可以分为混场和专场,前者是IP在直播时简单提到产品信息,通过不过几十秒,橱窗展示也是一闪而过;而后者则是围绕整个品牌开展的直播。
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首先代言成本是少不了的,具体只在于多少的差别,但后者往往会是几何倍数的增长。动辄数十上百万的投入,相信不要说个人,很多品牌也没有这么大的预算投入。
然后,这些团队为带货的方便和最终数据,都会要求商家给出一个低于店铺价格的值域,不足五折的比比皆是。而交易成功还有销售回点,常见的30%足够吓退一波人。甚至于,不少商家还要面对直播结束后居高不下的退货率,如果没有一个改变的契机,它的未来你觉得呢?
其实,之所以这么多人选择直播电商,首先是过于急迫想要实现效益,而这个问题的根源往往不在于创业需要过程实现变现,更多是前期投入和日常支出要求他们更快达到效果。
前期投入是什么?各种平台的保证金、产品上架等,这些无论对于平台还是商家都是一种保护,不可省而且不能省。然后的日常支出,运营推广需要团队、各类关键词搜索需要消费、数据分析也要工具支撑。一顿操作下来,每天都像是流水线的支出,要想在众多商家和用户中寻求一席之地,最终也只能退让。
而要是将这个问题进一步回溯,平台可能才是症结所在。知名度高的电商平台,想要细分商家和用户,根据数据给予相应的权重和推荐,过程中涉及到的资金,它无法投入也不想投入,因为这需要商家自己竞争“上岗”,这部分支出也就转嫁到商家身上。
所以一定程度来说,电商创业有出路,首先就是弱化对直播带货效益的理解,调整好品牌的推广重心,合理分配成本。其次就是规避类似的知名平台。
第二种所说的,就是不要过于高估大平台的用户量,这需要你和更多的竞争者、更强大的品牌资金抗衡,共同争夺市场。它们争夺的是剩下的潜在资源,而你争夺的却是它们手上的和潜在的,难度大小一看便知。
相比之下,小平台虽然安全性为不少人顾虑,但作为运营团队和资本情况的了解,以及行业整体的评估,这个问题很容易就能解决。而小平台除了知名度低之外,进入门槛、运营支出、发展潜力等优势都要远远高于一方巨头,唯一就是渠道推广上要下点猛力,但对于经验丰富的创业者来说,也就那么一回事而已!